第22章 收养宗室

第(2/2)页



        “嫂嫂觉得什么样的孩子会合祖母心意?”

        “你觉得祖母活到这把年纪,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陈嘉想了片刻,说道:“是梁王!”现在应该是梁孝王了。

        先帝在位时,曾向窦太后表明有立亲弟弟梁王刘武为储君的意思,引起了好大一番争端,即便身在闺中的陈嘉也真切地感受过储位之争的轰轰烈烈:惯会审时度势的母亲馆陶长公主在那个时候替大哥陈须求取了梁王的长女刘瑛为妻,便是以为梁王将来会继位天子,可谁都没想到先帝会翻脸不认账,祖母势单力孤拗不过群臣,梁王争储失败,没几年便故去了。

        爱子抱憾离世,祖母成日哭泣,不饮不食,她将对梁王的这份爱分给了他的孩子,儿子全部封王,女儿也赏赐了只有公主才有汤沐邑,梁王的生忌和死忌,她记得比谁都清楚,每到那几天,她都要素服斋戒,寄托哀思。陈嘉曾经也跟着斋戒过几次,那几日祖母总是不吃不喝,怎么劝都劝不好。陈嘉一直以为,祖母活到如今的尊荣,应当是此生无憾了,就算有那也只能是梁王。

        “你既说到梁王,那我便没什么好避讳的”刘瑛一声叹息:“父王在世时,最受祖母宠爱,祖母也是真心希望父王能继承帝位的,只可惜父王福薄,没有当皇帝的命。如果他的孙子将来能继承帝位,也算是了却了父王的一桩憾事,祖母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很高兴。”

        陈嘉不由自主地点头,觉得刘瑛的分析很有道理,这不只是弥补了梁王的遗憾,更是了却了祖母心里的一桩夙愿,祖母不会不答应的。

        宗法理制上自古以来讲述的都是父死子继,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便可优先考虑兄终弟及,其次才是传位于其他宗室。刘彻的兄弟不少,可论在窦太后心中的分量,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梁孝王刘武,这一点刘瑛比谁都清楚,自她嫁给陈须后,这几年也常在窦太后身边尽孝,切实感受过祖母对父王的思念,比她这个当女儿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让陈嘉抱养一个梁王的孙子做养子,将来继承大统,这样的考虑合情合理。

        如果她的子侄将来能当皇帝,那刘瑛作为姑母,有这份举荐功劳在,将来一定能谋个公主当当,且论亲疏关系来讲,她的地位绝对不会比窦太主差。刘瑛知道,这事太大,得一步一步做,不能操之过急,话说到这里,道理已经剖析得很透彻了,先让陈嘉自己去考虑了,等过些日子,她再来敲敲边鼓。

        刘瑛借故请辞,临行前又说道:“好妹妹,咱们是一家人,嫂嫂是为着你好,才说这些话的,你万不能同旁人去讲,免得被有心人听了去,多生事端。你好好想一想罢,祖母年纪大了,这是要尽早定下来才好,以免夜长梦多。”

        陈嘉连连点头,赏下了不少东西表示感谢,送走刘瑛以后,便将自己关在寝殿内,不许任何人打扰,仔细思量刘瑛说的那些话,整整一夜,她怎么想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法子,次日一早,便又迫不及待地着人去打听梁孝王那几个儿子的情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