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见龙在田74

第(1/2)页

夜深人静十分,  一轮皎洁的明月静静地悬于高天之上。

        贾诩神情恍惚地立着,被随风而来的飘渺琴音唤回神智,双眼浮现出清明之色。他环顾四周,  又抬头看看月亮,瞬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这算是加班吗?贾诩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梦里还要工作,即使给十倍工资,  也实在太可怕了。

        他不太想往前走,  在原地待了一会儿,  才慢吞吞地动起来,  循着声音的指引,穿过爬满藤蔓的幽深回廊,来到一处鲜花环绕的凉亭前。

        亭内铺着地毯,毯上置一案,案上置一琴。吕昭潇洒地坐着,一手托腮,  一手按在琴上,每隔几秒钟便拨拉几下,乍一听似乎在毫无章法地乱弹,  细品之下却有几分特别的韵律。

        “女郎。”贾诩上前行礼,目光扫过琴身,在琴尾明显的焦黑处略一停顿,  “此曲清新古朴,  颇为欢快,  听着倒是别致,  不知是何人所作?”

        “唔……我也不清楚,  ”吕昭比了个手势,  示意贾诩坐下,手比划完又缩回去按琴弦,“只知道这曲子叫《恭喜发财》。”

        贾诩瞬间有种吃东西被噎到的胸闷感,他欲言又止,心想名字俗得如此喜庆欢乐,正应了春节的景,说明有很大可能是吕昭随便起的,故意乱弹逗他玩——以她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干出这种缺德事一点儿不奇怪。

        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狐狸,此等小问题对贾诩而言算不得什么,于是在那仿佛断了气儿的古怪琴声中,他镇定地点点头,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地夸赞道:“真是通俗易懂的好名字。”

        没等吕昭借此发表一些感言,他就十分丝滑地更换了话题:“之前从未见过您抚琴。”

        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很正常,成熟的大人忽然增加了新的兴趣爱好,一般都存在一个转变的契机。

        换成别人估计不会思考得如此细致深入,但贾诩已经谨慎到了骨子里,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他几乎是习惯性地在切入正题前暗示了一下。

        “因为不会啊,”吕昭的回答理直气壮,“这是我第一次弹。”

        她的眼神流露出些许迟疑之色,“你觉得以我现在的水平,在一位行家面前演奏,能做到既引起他的注意,又不至于把他吓跑吗?”

        贾诩:“………”这让我怎么回答呢?

        两人面面相觑。

        沉默也是一种评价,吕昭读懂了沉默代表的暗示,长叹一声,抬手挥袖,琴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完整的煮茶工具。

        “算了,我再练练吧,”她点火烧水,又把茶饼一点点研碎了倒入小釜中,“先说正事,战况如何?”

        “我军已顺利拿下白水关,”贾诩的不慌不忙道,“目前在此屯兵,稍作休整,等待辎重运抵后,再图葭萌关。”

        从白水关沿白龙江而下便可抵达葭萌关,这是大军入川的第二道门槛,只要能叩开这扇门,入主益州指日可待。

        贾诩和荀攸本想故技重施,但葭萌关的守将是吴懿,用吴懿的命令来骗吴懿显然行不通。

        白水关被并州军占领后,吴懿迅速反应过来,源源不断地往葭萌关增调兵力,又修葺防御工事,坚守不出,摆出了一副打算跟吕布耗到底的态度。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进攻敌人的城池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尤其是葭萌关这种位于险要地势、易守难攻的关隘。并州军暂且停留在白水关,除了像贾诩说的等待补给,还在等从内部瓦解敌人的行动生效。

        比如荀攸给吴懿写了不少言辞恳切的信件,先套关系拉家常,再讲讲中原的风起云涌,明示益州已经落后全天下一个大版本了,您继续跟着刘瑁混前途无亮,迟早完

        蛋,良禽择木而栖,您得为自己和全家的未来着想啊。

        比如甘宁已经成功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巴郡,正四处联络过去的势力,尝试从背后给吴懿施加压力。

        吕昭回忆了一下荆益州两地的地图,发现屯兵江陵的刘表真是卡在了一个令她很不舒服的位置上。从襄阳走汉水入汉中,再走金牛道入川,到底是不如从江陵直接走长江入川来得便捷。

        可惜暂时还不能跟刘表翻脸,或许可以运作一下,让他先跟我翻脸?之后我再行动,就属于正当防卫,占据了道德的高地……

        吕昭掏出小本本,在心里给刘表记了一笔,然后把飘得略远的思绪拉回来。

        “我打算调元直治理汉中,派破虏将军前去协助父亲……”她将接下来的人事安排详细讲给贾诩听,又提了点对于刘表的顾虑,“文和有什么建议吗?”

        “您思虑周全,并无不妥之处。”贾诩听得很认真,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