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到底参几本

第(1/2)页

  见李智云一脸的无奈,赵慈景只得安慰道:“殿下,眼下正值朝廷危难之时,您就担待着点吧。”

  李智云苦笑着说:“我倒是可以担待,只是战场凶险,我可不能保证朱粲也担待。”

  说起朱粲,赵慈景沉吟须臾,提醒道:“殿下,长平王被困,乃是你此行最大的困难。不管怎么说,只要救出长平王,殿下便不算失败。圣人心忧长平王,这一点,你懂的。”

  “姊夫说的,小弟记住了。”

  与赵慈景聊了一会儿,李智云想起什么,说道:“姊夫,赵慈皓现居何职?”

  “尚未出仕。”

  “这样罢,我军中还缺个郎将,姊夫若是信得过小弟,就让他来我手下谋个一官半职。”

  闻言,赵慈景自是大喜,这明显是给小弟镀金的机会,傻逼才会拒绝。

  “如此,为兄在这里多谢殿下了。”他起身拱手。

  李智云笑着说:“你我是亲人,这不过是点小事,不值得放在心上。姊夫放心便是,小弟会保护好慈皓的。”

  “多谢殿下。”

  说完,赵慈景沉吟道:“智云,如果你真的缺少弓弩箭矢,可以去将作监看看。”

  “将作监?”

  “嗯。”赵慈景解释道:“将作监负责宫室、宗庙、陵寝的土木建设,他们应该有不少的木料。如果你能说动人的话,我可以和工部的杨侍郎为你制作箭矢。”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没错,工部的杨侍郎就是杨士贵,他岳祖父,打一声招呼,肯定帮忙。

  只是将作监那边是谁做主,他还真不清楚。

  “现任将作大匠是何人?”

  “陈国公。”

  陈国公就是窦抗。

  闻言,李智云心凉半截。

  从辈分上来说,窦抗其实还是李智云舅舅,只不过不是亲的。

  其实,窦抗和李建成他们也不是亲舅甥。

  关陇窦氏,主要是三支,号称三祖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名叫窦略。

  窦略是北魏征北大将军,他生有五个儿子,前两个不出名,后三个比较牛逼。

  分别是三子窦岳,四子窦善,五子窦炽。

  其中窦威出窦炽房,他是窦炽的儿子。

  窦抗出身窦善房,他是窦善的孙子。

  而太穆皇后窦氏,则出身窦岳房,她是窦岳的孙女。

  是故,窦威的辈分比较高,兼之又是关陇的头面人物,所以他经常把‘窦氏女婿李渊’训成孙子。

  李建成他们和窦抗都隔着一些距离,何况李智云这个庶子?

  如果换成二哥李世民自然没问题,窦氏本就和李世民亲善,至于自己,李智云想想还是算了。

  回到王府,杜如晦正在清点此行的辎重军械,他见到李智云归来,连忙询问弓弩箭矢事项,李智云只得如实相告。

  “勉强够用吧。”杜如晦安慰道:“殿下莫急,朱粲麾下兵马多为流民组成,单论弓箭之道,战力肯定不如我们。”

  李智云点点头,道:“这一点我自是清楚,只是朱粲先胜吕子臧、马元规,后胜长平王,怕是士气正旺,你我可不能小觑他,以免重蹈覆辙。”

  打仗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哪怕对手是不入流的朱粲,李智云也不会小觑。历史上多少名将的黑点都是因为大意而抹上去的,关二爷英明一世,却落得个败走麦城,这可是警惕。

  “殿下说的是。”杜如晦沉吟须臾,言道:“属下的想法是,若是不能武装五万大军,可否择精锐而组之,以奇兵袭破朱粲?”

  奇兵么。

  “可以考虑。”

  李智云认为的军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