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吏部尚书人选

第(1/2)页

  自解决窦氏的事情之后,李渊遇到的好事情越来越多。先是突厥那边传来消息,裴矩已经和处罗完成和谈,突厥在短时间内会保持一定性的克制,不会再次大举南下。至于小股突骑袭击这种事情,处罗没有给唐朝保证,因为突厥是一个广义上的多部落集合体,纵然是他也不可能完全约束底下的人。

  而且,他也不想唐朝过得舒服。

  不过对于老李来说,只要突厥安分一点,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其次,杨恭仁安抚河西卓有成效,已经动身准备返京。

  “好啊,好啊,裴矩真是个人才啊,哈哈哈。”李渊放下来自裴矩的捷报,苍老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在他对面,裴寂的脸上勉强扯出一丝笑意。他是不喜欢在李渊嘴中听见夸赞裴矩的话。他和裴矩并没有什么恩怨,但是他的出身以及他的野心,注定他无法和裴矩和平相处。

  桑泉裴氏在闻喜裴氏面前实在太过孱弱,他能成为当今唐帝宠臣,靠的不是桑泉裴氏的家族名望,而是他自己的投资。这一点,他显得既高兴又郁闷。

  高兴的是他的眼光,郁闷的是他的出身。

  裴寂很清楚,当今是世家横行的天下,桑泉裴氏只有他一人身居高位,迟早有一天会落幕。而且,这一天不会远,只要他从相国之位离开,桑泉裴氏就会被打回原形。

  若想要改变这一切,那就只有让两裴合并,自己成为闻喜裴氏之主。

  如此一来,桑泉裴氏才算跻身天下世家之列。

  只有世家,才能千年长存。

  到了裴寂的地位,除却名和利二字,考虑更多的则是身后事。

  “老臣恭喜陛下。”

  李渊喝了一口酒,十分受用老基友的恭贺,接着说道:“杨恭仁也做得不错,让他去河西没白去。”

  说着,他将河西的捷报交给裴寂。

  裴寂看完后,笑着道:“杨恭仁到底是前朝重臣,这点能耐他还是有的。”

  “哈哈哈。”李渊大笑,他想起来,杨恭仁其实还是智云推荐出来的。

  “对了陛下,如今窦威告老,政事堂空缺一名相国,吏部尚书之位也空缺出来,不知道陛下准备作何打算?”裴寂问道。

  李渊看着他,似笑非笑,“怎么,你已经是相国了,对吏部尚书之位也有兴趣?”

  “老臣一把老骨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散架,位居政事堂已觉胆颤心惊,如何敢给自己再揽差事。”裴寂笑眯眯道:“底下的人,对吏部尚书的位置可是心动的很。陛下一天不做决定,下面的人就要闹腾一天,老臣可不想天天关注这些琐事。故而,在陛下面前提起此事,如果陛下嫌老臣多嘴,那老臣不说就是了。”

  李渊指着他笑骂,“你这老狗,明明是自己嫌麻烦,还来埋怨朕,着实可恶!”

  “嘿嘿嘿。”裴寂谦虚一笑。

  李渊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谁能担当吏部尚书之职?”

  闻言,裴寂心中顿时了然,不提相国之位,圣人心中肯定已经有了计较。

  他想了想,沉吟道:“陛下,老臣认为,这个吏部尚书之位不能轻易授予旁人。这两年,陛下先是打压独孤氏,接着又是打压窦氏,关陇人心中都有怨言。而今天下未定,陛下不可操之过急。”

  “你的意思是,将吏部尚书的位置留给关陇人?”

  “是。”

  李渊思考片刻,叹道:“你说的很对,不能操之过急,此番能逼走窦威已属大胜,不能再得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