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韦氏四女洛阳视察

第(1/2)页

粟邑,前汉孝景皇帝废白水县,置此县,为粟邑由来。后经百年变换,反复横跳在废与重建之间。自唐高祖皇帝即位以后,复又重置此县,并在县门造白马塑像一对,以此赞扬昔年粟邑县令赠唐王马匹之功。

        “公子,前面就是粟邑,是否需要进城用些酒水?”

        年轻公子身姿挺拔,外着素衣,玉簪横并发髻。在他身侧,跟着几名带刀随从,摸样冷酷,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场。方才说话的则是一名年纪与他相仿的少年,生的颇为秀气。

        轻轻拨开额前碎发,擦去汗水,年轻公子摇摇头,吐口气,“还是不必麻烦了,我们直接去就近乡里吧。”

        “是。”

        此二人,正是岐王李承昭与薛收之子薛元超。因为年纪相仿,又一起进学之故,所以关系较为亲密。

        俩人沿着小溪而行。

        “这一路走来,我见识大涨,纵是关中教化大善诸地,风俗也多有不同,百姓所求也多有差别。”李承昭捏捏下巴,发现自己好像又长点肉了。

        薛元超闻言,说道:“公子看的真切。”

        “你这是敷衍?”李承昭眉头一挑。

        “我可没这么说。”薛元超回答。

        李承昭道:“拉你出来一起游玩,你还不高兴?”

        薛元超满腹怨言的说道:“公子,你难道不知道么,今日有人在紫竹那边举行诗会。”

        “谁啊?”

        “据说是卢氏的某位大儒。”薛元超满眼都是向往之色。

        见状,李承昭轻轻摇头,“我素来不会强人所难,你既然心不在此处,那便去吧。”

        “好嘞!”薛元超立马拱手一礼,转身就走。

        看着薛元超小跑的身影,李承昭笑了笑,转过身继续向前而行数十步。

        见一石桥,横跨溪水两岸。

        “倒也是个好田园。”看着桥上来来往往的身影,李承昭顿觉这里颇为祥和。

        小桥流水人家,景虽素,但却怡人清新。

        一念至此,李承昭干脆脱掉靴子,撸起裤管,将衣裳下摆塞进裤腰带里,走到溪水中踩水。

        “公子,水冷!”几个随从连忙劝解。

        “无妨,本公子身体好着呢。”李承昭摆摆手,在小溪里自娱自乐起来。

        以往在宫里,他可没这等放松,这也就是出宫开府了,才能随心所欲一点点。

        哼着小曲儿,李承昭在溪中而行,时不时还能看见小鱼小虾自脚边游过。

        “嘿!”

        他伸手一抓,却抓了个空。

        不远处,一队禁卫遥遥看着这位岐王殿下。

        “这位殿下和陛下还真是像啊。”

        “怎么说?”

        “陛下从前也喜欢在乡间嬉闹。”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昔年,殿下也是带着我们在乡间游玩。”

        这群近卫都是皇帝左右侍卫出身,个个上过战场,对皇帝忠心耿耿。

        眼下,他们口中的皇帝,正带着美人,坐着马车,驰往洛阳。

        这两年,轨道马车已经铺设完毕,自关中前往洛阳,可一路飞驰而去,三两日便到。

        此次李智云前往洛阳旅游,一为视察民情,二则是为了耳朵清净清净。

        因为,他将韦菩提和韦檀特接进宫了。

        韦氏一门四女侍奉皇帝,朝中多有言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