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下套

第(1/2)页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年帝辛的作为,以及布下的政策,甚至可以称得上历代君王之最了,就连应思量,也很是钦佩。

        第一条就是重视农桑,增强国力。

        帝辛为废除奴隶制做铺垫,不再屠杀俘虏和奴隶,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原本薄弱的农业得到显著发展。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官仓里,粮食堆积的满满的。

        第二条,选贤举能、唯才是举。帝辛的眼界非常广阔,没有被旧习束缚,他大胆选用有才能的中下层国人,摈弃优先录用贵族大臣之后的传统。这样一来,大批的平民官员出现在了朝堂之中,贵族大臣们的一家独大的局面,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甚至,帝辛还借此削减了不少大臣的土地和奴隶,大大加强了自己对国家的掌控。虽然,也因此惹得许多大臣不满,但这殷国是他帝辛的,又不是大臣们的,帝辛怎么可能为了大臣的不满,而放弃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呢?

        第三条,蔑视陈规陋俗,不再与兽人部落议和,献出数万奴隶来换取一时平安。自从帝辛继位后,不仅不再给兽人部落奴隶,还屡次派兵攻打兽人部落,扩张了不小的国土。另外,也废除了殷国国内  对各种神明的祭拜,节省了大量的粮食,摒除了许多陋习。

        这些政策和功绩,虽然称不上什么千古第一帝,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昏君。不过,可惜的是,帝辛对贵族大臣的打压,还是太轻了。这些贵族大臣们,仍存在着造反的力量,只是在等待时机,像毒蛇一样隐而不发。而西岐的西伯侯府,就是最强的一支。

        “太公望,不知道你对解决现在的问题,有什么良好的对策呢?”应思量猜测,想要渡过这一幕梦境,大概是解决西岐的旱灾,亦或者是更近一步,帮助西岐夺得国主之位。

        姜尚,被姬盛及其儿子姬发,尊称为“太公望”。素有智计,颇识兵法,深受西伯侯父子尊崇。

        听到应思量在向自己问计,姜尚捋须一笑,拄着桃木杖来到了地图处。“我们殷国遭遇大旱,但旱灾情况严重的,莫过于殷国西部了。而在殷国西部,受灾最严重的,就是我们西岐了。甚至,已经达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为今之计,我们只有上朝请奏王上,让王上开仓放粮赈灾了。”

        “什么,请帝辛那个昏君开仓放粮?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太公老先生,你怕不是糊涂了吧?”姬盛还没有开口,姬发就跳起来了,在他眼里,那帝辛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啊!

        应思量长叹了一口气(毕竟要演戏要演全),温声斥责道:“发儿,休得无礼,帝辛毕竟是为父的义兄,是你的伯父。你怎么能如此说他呢?”

        “哼,明明就是暴君。我的叔父他们,还有朝中的大臣,都是这么说他的。他倒行逆施,想要解放奴隶,废除祖制,怕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姬发似乎没有悔改的意思,因为在他眼里,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说帝辛的坏话,和斥责帝辛做法的大臣们。“不是我说,老爹啊,虽然你与帝辛这个老贼是结拜兄弟。但他可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我们得和他划清界限,甚至有朝一日,推翻他的残暴统治。我们取而代之,为我们西岐,增添无上的荣光。”

        “你这个毛头小子,你现在吃的东西,穿的东西,用的东西,都是帝辛发的俸禄。甚至这所西伯侯府,都是帝辛为了表彰你老子姬盛的功勋而建造的。”应思量在心中忍不住吐槽道:“吃着人家的,用着人家的,还惦记着人家帝辛的国家以及他座下的王位。不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也就罢了,还想行着造反。你姬发还真是个大大的良民。”

        应思量知道,这些都是姬盛的亲族,还有朝中的贵族大臣故意的结果。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诽谤诬陷,来歪曲孩子们的思想,丑化帝辛都形象。让下一代与不知情的百姓对帝辛充满了强烈的仇恨,让一个暴君的身影,深深的刻在下一代,以及所有不知情百姓的心里。

        姜尚已经活了数十载,对这点小把戏自然也是了如指掌,但是他没有点破。因为,他们要做的是逆君枉上的行为,自然是要把黒的说成白的,把别人的恶行,或者是莫须有的罪名安插在帝辛身上。这样,才能占据大义,让他们像小葱拌豆腐一样,清清白白,没有任何私心

        “少主所言极是,但是现在,却不是谈这个的时间。”姜尚接着说道:“我相信,只要我们以西部所有百姓的性命为筹码,帝辛是一定会为我们提供粮食赈灾的。只不过,这次可是一个扳倒帝辛残暴统治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

        “机会?”西伯侯父子疑惑道。

        姜尚则略有深意的说道:“当然是一个机会,一个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