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行镖法则

第(1/2)页

柳兴、戎志武一左一右在前,赵大牛赶着马车居中,周大虎骑马殿后,四个人朝着陕西行去。

        柳兴便一路上将行镖的规矩说与戎志武听:“自古行镖,无外乎三种:一是威武镖,二是仁义镖,三是偷镖。”

        戎志武问:“什么是偷镖?”

        柳兴道:“威武镖是在行李上长插一杆大纛旗,旗上写明镖师的名字。

        旗子都是活动的,上面安了轱辘。

        走镖时将镖旗拉至顶上,叫做拉贯顶旗,锣声打起长槌:“哐!哐!”

        镖手们或亮起噪门喊号子,或者喊出本镖局江湖名号,这叫亮镖威。

        走仁义镖,那就下半旗,打十三太保长槌锣、五星锣或七星锣。

        如果某个关卡厉害,不让队伍经过,又斗不赢他,那就只有悄悄不做声,马摘铃,车轱辘打油,旗子收起,偷偷摸摸过去,这便是偷镖。

        咱们这次,其实就是偷镖。除此之外,行镖还要有三硬、六戒、五规,行话等等。”

        戎志武道:“请总镖头指教。”

        柳兴微笑说:“左右无事,你且听我细将与你听。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在自身有硬功夫,三者缺一不可。

        “开镖局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叫「亮镖」。

        若是关系不够,亮不了镖,往后生意必然难做;若是人缘不佳,亮镖时有人踢场,手底下没两下子干脆就关门算了。

        “亮镖没出事,镖局才算立住了脚,但能不能出人头地,则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立个万字;镖局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门槛的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

        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

        “此外在保镖中也有一些规定和戒律,为“保镖六戒”就是其中的重要之点。

        一戒住新开店房,新开设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镖之人便不去随意冒险,只要门上写有开业大吉的店不住;

        二戒住易主之店,换了老板的店,人心叵测会有贼店,保镖之人也不住;

        “三戒住娼妇之店,有些店娼妇纠缠会中计丢镖,保镖之人也不去冒险;

        四戒武器离身,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住店休息,武器都必须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五戒镖物离人,无论是旱路上的镖车还是水路上的镖船或是保护的官员,商人都不得随意离开;

        “六戒忽视疑点,当镖师的必须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觉能力,一旦以现可疑之点,就要密切注视,准备投入战斗之中。”

        戎志武听了,点了点头头,道:“总镖头所言极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行镖与行走江湖不同,为的是不辱使命,将雇主的吩咐的事情平安办妥。”

        柳兴微笑道:“很对,行走江湖讲的是快意恩仇,而行走镖局讲的是‘平安’俩字。

        镖局的镖师们有句口头禅,叫“三分保平安”,这是一个资深镖师的修养,也是镖局的一个重要精神。

        所谓“三分保平安”就是:带三分笑,让三分理,饮三分酒。

        “镖师的作派可不能横眉立目,而是十分谦和,待人接物总是面带三分笑容,尊老敬长,礼贤下士,实为谦谦君子风范。

        如在行车、打尖、住店时与人发生矛盾,镖师总是礼让三分,不以武功压人,尽量不与地方上的“恶人”发生冲突,遵行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行事方法。

        “地方上的“恶人”一般也不找镖师的麻烦,深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没点真本事,谁敢出来走镖?所以镖师遇事情也总是礼让三分,诸事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镖车上路后,镖师就不再喝酒了。即使隆冬时节,为了御寒暖身,年高的镖师有时喝上两盅,但是以三分酒量为限制,决不多饮。

        能喝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