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不寻常

第(1/2)页

“原来这个村子是从近两百年才开始养蚕的!”古安夏继续翻看着村志有些惊讶。

        古天星听的心里一动,怪不得自己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

        是了,水蓝星亦是有养蚕的,而且多盛行于长某江、珠某江、黄某河这三大流域。

        第一处是气候温和多雨,中间一处则是高温多雨,最后一处虽春旱少雨却夏季多雨。

        由此可见雨水对于养蚕来水是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可这桑山地区显然不符合这点。

        就拿现下所在的这个村子来说,只有一个小水塘和一口水井,这口水井还是五十多年前村民们手头稍稍富裕了请工匠来挖的。

        难不成是山上的土地极为肥沃,弥补了水源这一缺点?

        她有些摸不清头绪,便跟着四叔一起继续查看村志。

        “咿!桑山最初开始养蚕的居然是那户姓花的人家?看来这家人还挺大方的,这么要紧的生财之道也舍得与人共享!”说实话若是自己,恐怕没这个心胸。

        书生端着两杯茶水走了进来,闻言应声道:

        “确是如此,花家祖辈在两百多年前发现养蚕制韧丝之法,据说那时这附近不但蚕虫极难存活,就连桑树亦是极少的。

        后来桑山的桑树多了,蚕虫也跟着多了起来,他家便将这法子公之于众了。

        自此桑山周围十几个村子,对花家可谓是敬服不已,时至今日亦不见消弭。”

        “不错!若非如此,小哥想要瞧一瞧养蚕这等小事,老朽也不用特地去花家跑一趟。”

        来的正是老村长,观他神情轻松,想来叔侄两的这点要求花家应该是应允了。

        “有劳老丈了,不知……”古安夏合上了手中的《村志》站了起来,他更希望能亲眼看一看这项生计。

        老村长笑着捋了捋长须,道:

        “自是无碍,花家不但应允还邀两位去花家‘桑园’一观。”

        见两人不明所以,老人家便解释说:

        “这‘桑园’是当初花家公开养蚕制丝之法时,村民们自掏银钱将桑山的一块地买下,赠与他家的。

        那块地界,大伙轻易是不许去的,便是桑叶也不好去摘。”

        也对,人家连生财之道都大方的说出来了,那些个村民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再说古代的山地并不贵,尤其是当时‘养蚕’这一活计还没有发展起来,自然花不了几个银钱。

        叔侄两顿时兴致勃勃,这‘桑园’听着像是私家园林的样子,里面肯定还有关于养蚕制丝的秘法。

        古安夏恨不得夜晚快些过去,马上就能去看看才好!

        竖日晌午时分,老村长和那个青年书生便领着叔侄两去了‘桑园’。

        约是感激两人送回了孙子孙女,花家的家主带着两个儿子已经侯在山脚下了。

        几人寒暄一阵,不多时便来到花家的‘桑园’。

        虽是称为园子,可古天星肉眼望去却无法看到院墙,入口处倒是竖有一石坊,上刻着‘桑园’两个青色大字。

        正对入口的是一条石板路,足够一辆双马齐架的马车通行,看着地上的印记,想来是时常运输货物。

        石板路并不长也就三四百米的样子,路尽头种植着一排排桑树,将里面的样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穿过小桑树林便能清楚看到一座宽敞的大院子,中间用一堵石墙隔开。

        花老爷指着两边的院子介绍到:

        “两位请看,这便是我花家‘桑园’最为隐秘之地,左侧是用来养殖桑虫,右侧则是制丝之所。

        两位若有兴趣,可入内详勘。”

        说罢见两人一脸好奇的样子,便笑着指引几人进了左侧的院子。

        庭院里整齐树立着一排排木架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