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酒楼

第(1/2)页

温叶自然知道温晨为何如此,羞得垂眸往温简身后躲,正好让对面站着的墨彦看个正着,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好看的弧度。

“墨小侯爷是我姐夫,一家人不必言谢。”

温晨暗自松了口气,他虽然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但今早两人在侯府厅堂的事他是明白的,眼下只能编个理由先搪塞过去。

“说得好!”

程暖鑫拍手叫好,上前搂住温晨的肩膀,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去醉仙楼吃饭。

“走,带你去醉仙楼吃人间美味去!”

温晨看了眼温简,温简微微点头,温晨立即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他的个子与程暖鑫差不多高,两人勾肩搭背甚是和谐,就这样一路出了书院。

墨彦也邀请了宴夫子同往,宴夫子以书院事务烦多回绝了,年轻人的热闹他这身子骨可受不起。

一行人坐上马车往城南御街赶,不到半个时辰三辆马车停在了醉仙楼门前,温简最先下了马车,对面清风楼的掌柜立马迎了出来。

“东家,您今日来可有事?”

“无事,正巧路过,最近生意怎么样?”

温简随意问着,眼睛紧紧盯着程暖鑫的马车,温晨从上面欢喜地跳下车,好奇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四下张望。

“还是老样子,自从两年前对面开了醉仙楼,来咱们的人就少了不少,虽每月盈余千金,但不比往日的门庭若市。”

清风楼掌柜惋惜不已,三年前他跟着温简在京城开了这家正店酒楼,一年后醉仙楼开张,本是家脚店当时没当回事,却不想它以菜肴精致美味出了名,卖的也是宫宴之上的流香酒,一时风头正盛,清风楼的生意一落千丈。

幸而温三小姐在琼州与匠人一起,酿出了文人墨客喜好的荔枝酒和玉髓酒,招揽了不少新的客源,温简又亲自坐镇店中半年,与众多文人雅士都相交甚好,这才在众多酒楼中得以脱颖而出。

“东家是否考虑下,每日多卖些玉髓酒,招揽下生意。”

温简摇头,玉髓酒是清风楼的招牌,只有包间的客人才可点上一壶,这个规矩是温叶定下的,也是绝不能改的。

“物以稀为贵,方能价比千金。近年京城酒楼繁盛,我们还是要在酒水菜肴上多下功夫。”

温简叮嘱着掌柜,不管御街上新开多少家食店,自家酒菜过硬才是不会被轻易取代。

“明白!”

掌柜听言受益匪浅,他原本是间茶楼的店小二,温简经常在午饭后过来喝上几杯消食。那日温简正在张罗清风楼的开张,正好缺个机灵的跑堂,他毛遂自荐地跟着温简去了清风楼,半年后成了酒楼掌柜。

掌柜能有今天十分感谢温简,今日见他难得与亲戚朋友过来,很想借此表示下感谢。

“您的朋友既然到了这城南御街,可否让在下尽些地主之谊?”

“这……”

温简有些为难,今日是墨彦做东,若是改了地方自然要得他的同意。

“醉仙楼去惯了,今日记我私帐,三娘子不必担心。”

墨彦的声音从两人身后传来,他随即淡淡一笑,抬脚进了醉仙楼。晚照扶着温叶从马车上下来,墨彦这番话正好让温叶听了去,心里暗暗着急,怕他不知其中缘由,曲解了温简的意思,提起裙摆急忙追了进去。

“墨郎别误会,二哥没那个意思,清风楼一直由他打理,掌柜的也是好意。”

“无妨,我明白。”

墨彦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自顾自地去了二楼天字一号的包间。

“温夫人这边请!”

程暖鑫从后面赶了过来,引着温家兄妹三人进了更雅致的二楼西阁,那里推门就能看到汴河,景色宜人,夜景更是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今日的西阁是特意为几位准备的,晚些时水面还会放些花灯,甚是好看!”

温叶靠着窗边坐下,水上渐行的小船悠悠地晃动着,往返与汴河之上,惬意又美好,让人心里分外平静祥和。

温晨也跑到窗边看了会儿美景,转头又对阁内的陈列摆设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墙上挂着的两幅诗作。

“这是陆夫子的真迹!还有宴夫子的诗作,也是亲笔书写,实在太棒了!”

温晨的惊叹声引得温简也过来观看,他微微点头确认无误,看来这醉仙楼的东家有些来头,居然请得动两位文坛泰斗题字。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程暖鑫将其中一首吟了两句,正是陆夫子抄写曾老夫子的诗文,温晨激动地为温简解释其中的道理。

“此诗文全篇都在说着醉蟹与美酒最是搭配,若以洞庭湖的虾蟹佐酒,更是让人暂时忘却世间的诸多烦恼忧愁。”

“好诗!”

温简拍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