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祭嫂

第(1/2)页

燕绥生于永岁十年三月初三,上巳佳节,他的母亲高宗皇后崩于同日,因此燕绥从来不过生日。

        周王世子徐嘉式永岁二十七年回京,在永安王生辰当时给了燕绥一碗风寒药汤底的长寿面,承诺了第二年给燕绥过生辰,但最终没能做到。

        那一年的燕绥万万想不到,永岁二十八年会发生很多大事——

        三月初,周王骤然薨逝,徐嘉式为父服丧。

        没过多久奸宦诬陷太子,称其与徐家过从甚密意图造反。

        这个说法其实很荒诞,高宗只有二子,次子燕绥尚未加冠,毫无人脉不懂朝政,太子不至于那么没有耐心为了本就是囊中之物的皇位造反。

        但高宗还是相信了,任由奸宦欺压太子。

        然后便是京中大乱,皇室人人自危。

        大厦将倾之际,刚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周王爵位的徐嘉式,除下孝服,带兵入宫靖难,受燕绪所托看顾江山,成为陈国摄政王。燕绥则登基为帝。

        时间过得极快,如今是昌平二年了。

        -

        裴良方给的药膏很好用,两三天之后燕绥手背的烫伤就结痂脱落,期间燕绥一天三次顿顿不落喝着裴良方开的药。

        虽然裴良方超脱世俗之外,但毕竟药王谷在靖国境内,又与靖国皇室来往甚密,所以他入宫的事情瞒得很紧。宫中极少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住也是住在安养院,所需的药材由专人送去,与太医院并不通气。

        燕绥喝的药是裴良方亲自熬的,绝不假手于人,药渣看也不让旁人看,说是独门医术不可外传。

        如此行径实在可疑。但既然他是徐嘉式信赖的人,燕绥便闷头喝药亦不多问。

        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燕绥又下厨几次,掌握了那道鲈鱼荞麦羹的做法,顺带还学了制作长寿面。

        四月快要结束,五月临近,六月也不远了。

        吏部考试之后燕绥轻松许多,只还有一桩要紧事:故仁宗皇后,也就是永安王燕植母亲季氏的忌日在四月底,他要亲自祭拜。

        因为季氏死时只是太子妃,所以牌位未曾袝庙。但后来燕绪被追封为仁宗皇帝,其妻牌位也没有挪入太庙。

        这样于理不合的事是摄政王一手操办。徐嘉式说是仁宗临终前的意思,燕绥并未亲耳听到,深表怀疑。

        据他所知,兄嫂感情甚笃,哥哥怎会不让嫂嫂牌位进入太庙受享香火?让夫妻俩死后分离,到底是燕绪的意思,还是徐嘉式自己的主意?

        怀疑归怀疑,初登基的燕绥没有实权,无法做决定。直到如今,他也左右不了徐嘉式的做法,要带着侄子去祭奠皇嫂还是只能是去京郊宝峰寺。

        四月三十,燕绥带着燕植前往宝峰寺。腾骧右卫小队人马护卫,司礼监负责相关礼制的内监随从。永嘉郡主燕纺也同去。

        燕纺家里马上要娶儿媳妇,燕绥问去祭奠亡人是否有些冲撞。

        走在登向宝峰寺的山路上,燕纺一边是侍女搀扶,一边有人轻摇团扇。她道:“陛下多虑了,怎么会……仁宗皇后在世时就最是宽容贤淑,仙逝后受宝峰寺香火,灵验极了。旁人求还求不得在娘娘面前许愿呢,臣妇当然要来。”

        燕绥大概是最近在厨房里闻了太多油烟,脾胃不太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