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振豁出去了

第(2/2)页

是专门服务皇帝的,一般都是私下上奏。

  这种摆在明面上,在朝堂上奏,许久都没有见到了。

  难道是边关出了大事?群臣猜测。

  朱祁镇也很好奇,“马顺,所奏何事啊?”

  “回禀皇上,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权,臣查出不少官员,有不法之事!”马顺恭声说道。

  “刷——!”

  群臣面色微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马顺身上。

  接着,又看向朱祁镇,随即看瞥向王振。

  锦衣卫受东厂辖制,东厂又是司礼监的下属部门,可以说,现在的锦衣卫,已经不复当初洪武朝初立时那般超然;

  彻底成了司礼监的走狗,为其卖命!

  锦衣卫之所以沦落至斯,都拜永乐朝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所赐。

  纪纲跟文官勾连,使得朱棣不再信任锦衣卫,东厂建立后,便让其辖制锦衣卫。

  后来,朱瞻基设司礼监,锦衣卫的顶头上司便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但这并不意味着,皇权就被架空了,事实上,单论忠心,太监也是最忠的团体。

  在看到朱祁镇面露惊诧神情的一瞬间,群臣便笃定,这是出自王振的手笔。

  一个个不由心中大怒:娘的,这阉货怎么想的啊,他还恶人先告状了。

  大家谁的屁股都不干净,但这次明显是王振‘理亏’,不想他却先出手了。

  且,一上来就是杀招!

  这不是恶人先告状是什么?

  朱祁镇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寻常,他很快想通了关键所在,这是王振被逼急了,准备先下手为强。

  不过,他不明白为何王振突然这么刚了。

  机不可失,朱祁镇暂且抛开疑云,立即道:“尽管说,涉及任何人,任何事,都不用顾忌。”

  “臣遵旨。”马顺大嘴一张,“户部主事刘中诚,收受老家地主的贿络,为其瞒报耕地亩数,以及酒楼商铺等所产生的商税,证据确凿;

  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其中,江.西道,河.南道,山.东道……皆有收受贿络,包庇地方官的行为;

  礼部监考官在去年科举时,有透露考题嫌疑,正在严查;

  工部员外郎刘洪、唐广,主事宋志书,铸造宝船时,贪污公款宝钞,克扣船匠工钱,

  工匠讨要,他们便令衙役鞭打,严重败坏了朝廷威信,给皇上蒙羞,有十数名船匠愿当场指控,如若不实甘愿反坐。”

  马顺记忆力有限,后面的实在记不住了,便直接快进到最后。

  “吏、户、礼、兵、刑、工、都察院、大理寺,皆有不法事迹传出。”马顺瓮声道,“臣正在大力严查,臣方才所奏之事,皆有佐证。”

  “嘭——!”朱祁镇一拍纸镇,震怒至极,“好胆!”

  马顺拱手道:“臣恳请皇上,让臣将涉案人员带走,以便配合调查。”

  “准奏!”朱祁镇冷声道,“从快,从严,三日之内朕要看到结果。”

  “是!”

  “皇上,臣冤枉啊!”

  ‘扑通通……!’涉案人员尽皆下跪,有些事不查还好,可一旦上纲上线,杀头都是轻的,毕竟按照大明律,六十两银子就要剥皮实草。

  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出班,“皇上,锦衣卫惯会屈打成招,不排除他们为了政绩,使用酷刑。”

  “臣附议。”户部尚书王佐出班,“以臣之见,还是让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会同审理,这样才能保障公平公正。”

  接着,现任刑部尚书金濂出班,奏请道:“臣附议,另,臣建议将这案子跟王振放在一起,一同办理。”

  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附议之言,不绝于耳。

  朱祁镇眉头紧皱,他发现,事情闹得有些大了。

  甚至,开始朝着不可控方向发展……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