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郕王当立

第(2/2)页

要造反吗?”

  “臣等不敢。”于谦语气诚挚:“太后,太子是皇上的亲子,若鞑靼挟持皇上杀来,将士们面对的可就是天子生父;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敢尽力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这时,群臣才意识到,其中竟还有这么一层复杂关系。

  是啊,当着儿子打老子,搁谁也不敢实心用命啊。

  打不好有罪,打好了还是有罪,这仗还怎么打?

  一时间,跟于谦不对付的大多官员都沉默了,这的确是个问题。

  孙氏面色接连变幻,阴晴不定。

  却在这时,翰林侍讲学士徐程出班道,“臣以为,鞑靼挟大势而来,不可力敌,大明主力在外,实不宜开战。”WWw.GóΠъ.oяG

  张辅冷哼:“问题是人家要开战!”

  “国公此言差矣。”徐程微笑道,“他们可以开战,但我们可以不接啊!”

  众人疑惑,孙氏也看向徐程。

  享受着所有人的瞩目,徐程有些飘飘然,清了清嗓子,道:“南直隶六部齐全,也是大明发家的地方,臣的建议是——南迁!”

  “刷——!”

  群臣哗然。

  谁也没想到会有人提这么个建议。

  该说不说,南迁的确很有市场,自迁都北.京后,群臣闹南迁不是一天两天了,那里富庶繁华、气候宜人,也是大多数官员的老家。

  迁回南直隶,油水也会更大,可谓是好处多多,这建议符合绝大数人的利益。

  要知道,就连于谦也是南方人。

  徐程看着面色各异的众人,暗暗得意: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正欲长篇大论,于谦倏地厉喝:“宋朝的靖康之变不会发生在大明身上,敌人还没打过来呢,就怕成这样?

  主张南迁与秦桧何异?

  其罪当斩!”

  这一吼,振聋发聩,连孙氏都是一个激灵。

  徐程脸色潮红,羞愤难当,挽尊道:“我只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你也敢说为大明江山社稷?”于谦震怒。

  之前群臣揍王振时,他都忍了没动手,但这次,他是实在忍不了了。

  王振做的恶加起来,也抵不上主张南迁半分。

  真要迁回去,大明可就剩半壁江山了。

  这种大奸大恶,留着他过年吗?

  于谦大踏步走到金瓜武士身前,一把夺过金瓜,便要去捶徐程。

  “于尚书冷静。”杨洪眼疾手快,忙冲上前抱住于谦,低声道:“别冲动,这不是冲动场合。”

  徐程和王振不一样,王振是群臣公敌,徐程却只是提出建议,尽管其心可诛,但毕竟还不是事实。

  上次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这次只有于谦一个。

  这一锤子下去,且不说徐程死不死,于谦绝对难以善了。

  许多官员都跟于谦过不去,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杨洪低声劝:“你现在是万万不能有事,否则,郕王上位无望,换太子登基,必然是后宫乱政。”

  “于谦住手!”朱祁钰大声喝止。

  于谦强忍了下来,没有再继续。

  “铛啷啷……!”

  金瓜砸在金砖上,发出一连串清脆响声,众人不由后退半步,眉头狂跳。

  孙氏也给吓着了。

  她破天荒的没有呵斥于谦。

  并非孙氏大度,而是直到这一刻,她才忽的醒悟,她根本控制不住于谦。

  南迁……这个念头刚升起,她就给掐灭了。

  在这座皇宫里,她是太后,是大明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人,可出了这座宫就难说了。

  于谦、张辅、杨洪都掌着实权,万一半路来个政变,那可真就鸡飞蛋打了。

  最起码在这座皇宫,她依然是地位崇高的皇太后。

  孙氏就这点好,很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完利弊后,她义正词严:

  “大明的疆土是列祖列宗一寸寸打下来的,岂可拱手让于他人?

  谁再敢妄议南迁之事,以通敌叛国之罪论处!”

  接着,看向郕王,“郕王,随本宫来。”

  顿了顿,叹道:“英国公,于卿家一起吧。”

  群臣见状,不由暗叹:大局已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