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有妈妈在就是好

第(1/2)页

魏夏买了长途汽车票回家,行程六个半小时。这个回家之路对于小魏夏来说一直是很难熬的,因为汽车的味道太难闻,总得忍住不晕车。几年间来来回回的,魏夏锻炼出了强大的耳蜗,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晕车恶心,哪怕是那种载满人的双层过路车,她都能忍到家里。现在的魏夏是升级模式,所以这路上还是以看路边风景为主,顺带吃了印象中超好吃的高速服务区的粽子。

        在魏夏短暂的一生里,最不喜欢的事情列表里一定有回家这个选项。她很小就恐惧回家,害怕亲情,害怕妈妈和姐姐的关心。人小时候受到精神创伤可能一辈子也好不了,但是可以慢慢进步。魏夏到了往家里走的那个国道上,然后找了摩托三轮车,突突突地回了家。

        魏夏现在一家住在国道旁的新开的皮草服装批发市场里,是个一通四的商铺。高二的一个晚自修,妈妈给老师打电话找魏夏问她关于买这个铺子的事情。妈妈没有钱,但是真的想买这个房子,因为在乡下没有她们的容身之处,一直是租房子搬来搬去,非常非常辛苦。她跟魏夏说合计跟舅舅借20万,跟小姐妹借5万,然后银行贷款,因为年纪并不小了,所以只能贷款10年-15年。如果中间发生了什么意外,还不出贷款就麻烦了。当时所有人都劝妈妈别买这个刚建起来的批发市场商铺。表舅还讽刺说以后万一这个市场黄掉了,铺子里养鸡养鸭的都没人要。舅舅也不支持,但是如果要借钱背地里还是会借的,就当偷偷帮一下自己的亲姐。妈妈实在是没人可说,所以才打电话给魏夏。一直要强独立的魏妈妈,因为离婚的事情,一直心理压力很大,加上倔强的性格在娘家也不讨父母的好。16岁的魏夏虽然小但是很理解妈妈的心情。所以那天晚上她在电话里很认真地跟妈妈说:“妈妈,如果你想买那就买吧。我和姐姐没几年就能工作了,也能赚钱。到时候就算是商铺不景气,我们贷款也一定能还得上。做生意总要有个据点,搬来搬去太累了。就买一个吧!”

        在女儿的鼓励下,妈妈挑了一个整个市场面积最小的商铺,装修了一楼的店铺,二楼的住所兼仓库就铺了水电线和一个厕所。三楼和四楼的车间至少还铺了地砖,装修都比二楼要好一些。就这些也还是魏夏妈妈咬牙才装下来的。平常妈妈就睡在水泥地的床垫上,家里没有衣柜,所有的衣服就放在塑料袋里,垫被和被子也是一样。一直到魏夏大三那年,姐姐结婚又碰上家里赚了一波钱,装修了二楼,铺了地板隔了房间算是正常的住宿环境了。

        夏天刚开始,市场里朝北的铺子不那么热,就是南方的天气有点闷和潮。到家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天开始黑起来。市场里的很多人家都吃好饭,出来乘凉散步。魏夏背着大背包向市场最后一排走去,手里还领着给家里带的石城特产盐水鸭。到家的时候,妈妈还在二楼做衣服,她在一楼大声喊:“姆妈,我回来了!”“哎!一梦你回来了!”欣喜的声音从二楼传来,窗户被打开,妈妈探出头来看下面。妈妈好年轻啊,魏夏有点眼睛湿润,胸口闷闷的,想哭。

        随着一串钥匙的声响在门口响起,店门哗哗地拉开了。妈妈接过魏夏的背包和鸭子,一边向里走一边说:“饿了吧?我给你做饭去。今天你大姨夫给带了一大袋子的小青菜,特别新鲜。妈妈给你下面条吃。你刚坐完长途汽车,吃点清淡的胃会舒服点。我今天早上去菜场还买了一个西瓜,等下吃完饭你吃吃看甜不甜。我还以为你下午就能到,结果到家也要快七点了。”

        “妈妈,你吃了么?”

        “我还没有吃,我等你一起。你不要觉得我会饿,我下午吃了很多吃的。你大表姐带了很多的饼干来车间,我下午还吃了自己阳台上种的黄瓜。一点都不饿的。”妈妈说着话,就进厨房去烧面了。青菜是洗干净就放在塑料淘箩里的,香菇在水杯子里切丝泡好了,葱段也切好了放在砧板上。肉丝切好了放在冰箱里,冰箱在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转角。妈妈把鸭子放进冰箱,把肉丝拿出来。魏夏看着她极速地上楼下楼,想起了后来那个一吹风就疼永久受损的半月板,就是每天这样跑上跑下跑出来的。她想跟妈妈说,自己烧面,但是最终没有说出口。两个人,两碗面,一个荷包蛋放在了魏夏的碗里,简单平淡却热烈的欢迎仪式。她记得当时自己从英国回来那天,妈妈也是这样等着她到很晚,烧了一碗青菜肉丝面。妈妈不会烧很多菜,甚至烧的味道也很一般,但是这样的清淡的家常面总是烧得特别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