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更方便了

第(1/2)页

第205章  更方便了
  再说了,“收徒”?
  满眼,上下左右,里里外外,不是混混,地痦,就是流氓,强盗,没一个好人。收徒?滑稽。可眼看着发大财的机遇骤然降临,不收徒,自己顶上,这哪行?
  不说里里外外忙不过来,单就这自己直接与总代理打交道,就不是明智之举。
  应该像阿桂老板那样,幕后策划,遥控指挥,才能进退顺利,收放自如。所以,收吧收吧,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所以,表象忠厚,眉清目秀又不善言谈的赌场于苍蝇,有幸成为了自己的高徒。
  见自己徒弟突然出现,那拉站下微笑道:“有事?刚来吗?”
  假冒伪劣事发,总经办撤销,于徒弟也回了府第。按理,他该回原来的“金荣赌场”,继续当他的苍蝇,可那拉的说情之下,阿桂老板把他调到了跨界区域的那家花楼,做了伺役头,手下有五个伺役供其调派,算是给了那拉一个天大的面子。
  花楼的总妈咪,就是阿桂老板给宝妹打招呼,暂且莫惊动她的那个,暗地与兼职勾结熬老板油的妈咪。
  阿桂老板把于徒弟安排到那个花楼,原本也就有考虑,要在那尾大不掉的总妈咪身边,派上一个自己的眼线。恰逢那拉来给于徒弟说情,就顺水人情地把他调到了那花楼。
  年轻人,血气方刚。
  于徒弟到了花楼,顿感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伺役不需要一丁点儿的技术含量,身体好和听话就行。知道于徒弟是府第那拉总管的徒弟,总妈咪对其只用了几招,就招为成了自己人。每月除公开的饰银外,还有从总妈咪手里接过的兼职分成。
  总妈咪一开始也想瞒着他,毕竟多一个人分钱,风险也大。
  而且,兼职这行当,要瞒过专联职巡逻巡查的伺役也很难。不如拉其下水,共享不义之财。让总妈咪骄傲的是,通过于徒弟,自己居然和那拉总管挂上了钩,几乎没有任何寒暄客套和推却,二人就达了协议。
  那拉在上,妈咪在下。
  于徒弟居中跑腿,上传下达,一张监守自盗的网,就这样织成了。当然,一开始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打小闹,比如,每月做几十个兼职,三人按比例分成,稳妥又保险。
  总妈咪在每月报表上的“其他事务”栏,随便填写几个事项。
  除了初审的那拉总管,阿桂老板根本摸不着南北,轻松加愉快等等。然后,胆大越来越大,兼职照做,并且越来越公开,根本不怕姑娘和下属揭举检发。
  总妈咪双管齐下,先是把兼职得的银子,按花楼人头,均匀发给大家人手一份,言晴这是饷银外的提成。没有任何人会拒绝接受,这个世道,这个花楼,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银子才是真的。
  然后,命于徒弟率着众伺役听命。看脸色,盯暗号。
  但凡姑娘和下人们有丁点儿不对,总妈咪一声令人给我打,朝死里打!伺役便一拥而上,拳打脚踢,基本上把大家打怕也打服了。
  宝英上次偶然闯进这家花楼,不过是才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已。
  还有,宝英和雅芳不知道,二人离开后,于徒弟从伺役房中出来,直接向总妈咪告发了二姐妹。总妈咪也吃了一惊,原来是二老板。
  老娘还把她当成了兼职姑娘。
  但,总妈咪不怕。
  心狠手黑的她,送了自己的三任前夫到地狱,还怕你一介飞贼?不错,你有武功,又在江湖赫赫有名,可光脚的不怕穿脚的,再说,这口说无凭,你有证据吗?
  我要一口咬定是故意和你开玩笑,咋啦?
  但为了保险,还是得吩咐于徒弟上来给那拉吹吹风,免得阿桂老板真追问起来,他这个内线总管起不到一点儿作用。
  可是,事与愿违。
  总管和总妈咪根本就没有想到,二人都信任的于徒弟,是棵墙头草,倒来倒去的,最终倒向了阿桂老板,把二人的勾当全暴露出来,还按阿桂老板密计,撒下了一张网,等着二人往里钻呢。
  现在,于徒弟鬼鬼祟祟地四下瞅瞅,不言语了。
  那拉明白,呶呶嘴巴,朝自己办公室走去。那拉总管的办公室,设在书局里侧,也就是书局收银台。由于阿桂老板的坚持,阅殂一直门可罗雀,每月基本没卖几本书,纯粹是装门面的摆设。
  可阿桂老板养得起。
  再说,因为书局的存在,多少也让“金荣里”沾了光。
  现在,许多老客新客问路,提起什么“金荣花馆”“金荣酒楼”的,行人不一定能很清楚地回答。可提起“书局”,行人皆知,一指方向:“顺这直行,不用问,就在‘金荣里’外面的呀。”
  听听!
  连本是正名的“金荣里”,都成了书局的陪衬,你能不佩服阿桂老板的远见卓识?
  西江路上,各种名儿的花馆烟馆咖啡厅舞厅太多,可叫“书局”的,却只有一个。书局生意清淡,服务生也从原来的二班倒四人,减少到一班二人。

  因此,清静的收银台,配上一桌四椅茶碗水壶,也就成了那拉总管的办公室。
  见那拉总管和于徒弟进来,二女服务生知趣的沿着那一列列的书架,开始巡看,收拾。把读者翻乱了顺手放(扔)在书堆上的丝装书,重新捋捋折页,抚平归好,卡进书架。
  拿起抹帕或鸡毛掸,这儿抹抹,那儿掸掸。
  然后,有顾客进来,堆起笑脸儿恭迎:“先生/小姐/太太/夫人您好,欢迎光临!我们书局是上海唯一的读书地,是我们阿桂老板拨出重金开办的,您看中哪一本,我们八折优惠……”
  永远是这一套词儿,永远是念念有味。
  没有顾客,二女服务生就一左一右临门,垂手而站,只能站着微笑着看着外面,不能倚门,也不能么喝。这是阿桂老板的规定。
  阿桂老板特地说明,倚门,是花楼烟馆揽客的标志性动作,不是有句话,当炉烤署,倚门卖笑么?
  可我们卖的是书,是斯文,所以不能倚门,只能站着。至于么喝呢,那是酒楼,茶馆和杂货铺的标志性招牌,酒好还怕巷子深,不大声么喝,谁知道的呀?
  可我们卖的是文化,是孔老夫子,听说文化和孔老夫子,需要么喝的么?
  这样,庞大个书局收银台,就只剩下师徒二人,正好偷偷摸摸,窃窃私语。那拉在桌边的太师椅上一坐,撬起二郎腿,微笑着看着徒弟在店里,轻车熟路的泡茶,端果盘,削水果。
  本来,那拉每每坐下时,是习惯于左手向上一撩,然后,再轻轻坐下撬腿品茗的。
  左手向上一撩,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动作范儿?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