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信手拈来的计算

第(1/2)页

  一楼雅雀无声,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徐副掌楼语气里隐藏的怒气。
一月,竹山第九楼台扬眉吐气,在整个白鹿书院面前都挺起了胸膛。
因为太白的那首诗,第九楼台的待遇资源比之前上涨了两成之多。
正应该是大展宏图的时候,结果却在一件外事任务上一再遇挫。
如果只是在内部消化也就罢了,现在委托任务的丛文书局已经失去了耐心,要把这个外事任务,公开委派给嵩岳书院和象山书院。
这等于是把脸送给对手去打。
一月才风光无限,转眼就被打脸,脾气再好也绷不住。
“丛文书局是不是太苛刻了?连续退回七次,还不如直接请大师出手。”
“关键是这个级别的外事任务,大师级人物根本瞧不上啊,更何况大师都珍惜自己的文名,轻易不会出手的。”
“如果把这个外事任务推出去,咱们第九楼台的脸面就没了,肯定不能往外推。”
众人议论纷纷,
李长安坐在角落,一言不发。
连续退回来七次,出手的可都是能工巧匠,估计真的要大师出手才行了。
他现在手里是有诗。
可丛文书局的这件外事任务,却比较难办。
相当于是命题作文,或者说是写读后感。
把一本书看完,然后写出和这本书契合的诗词。
诗词的意境必须要和话本的氛围相契合。
如果话本是个甜美的爱情故事,自己给出一首凄美诀别的伤感诗词。
诗文本身再好也没用。
自己手里的《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好是好,但和《呓语》是不是契合,谁也不知道。
徐年揉了揉太阳穴,开口道,
“丛文书局已经把外事任务的等级又提高了,所以报酬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待会儿我会把《呓语》初稿发下去,谁要是有了灵感写出诗文来,直接交给我。”
“丛文书局的期限是二月十五,我的期限最迟在初十之前,实在不行,我只能把这个外事任务,推给竹山其他兄弟楼台了。”
谁都有灵光一闪的时候。
有时大师也搞不定的诗文,某个学徒就能写出一首来。
这种事在书院,并不罕见。
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太白的《登第九楼台》。
新来的学徒,写出一首掀翻了几十个大师的登顶之作。
目前为止,大家对太白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妙手偶得,灵光乍现。
至于能不能写出第二首堪比《登第九楼台》的诗作,众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秦修满和徐年也是如此。
不是不可能,而是太难了。
强求不得。
天时地利人和都要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
徐年此时也只能广撒网了,寄希望于第九楼台所有人的智慧,也许就能冒出这么一两首契合的诗文。
实在不行,也只能把任务推给其他兄弟楼台了。
自己的脸面丢了也就丢了,但不能把书院的脸也丢了。
很快,《呓语》的初稿就从七楼刷刷飞下,分毫不差地落在每个人的面前。
李长安翻开眼前的《呓语》。
大概也就十几二十万字。
一楼很快便响起了哗啦啦的翻页声。
在场众人,最低也是九品,一目十行都是基本操作,所以看书的速度很快。
《呓语》讲述了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
男子和女子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女子对男子情根深种。
二人顺利成婚。
而后男子外出闯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