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通天三境,可怕领域

第(1/2)页

  李长安盘坐于洞府之中。
在他身周,一枚枚符道神纹犹如实质,向外铺排开去。
一丝一缕的空间规则,被他淬炼进领域之内,推动领域继续向外扩张。
“以空间为经脉,但领域还需成长……五行相生相克,乃世间维持运转之根本……”
“当入我领域。”
与五行有关的符道圣位,按照空间脉络,流淌在领域之中。
最为纯粹的五行规则,深居第三层。
李长安只能寻找与五行有关的符文,去沟通第一层天地规则,并开始推演这些规则,将其以符道之法,纳入领域之内。
燃烧、流淌、生机、坚固、厚重……
从五行规则中衍生出来的其他规则,在李长安十色神符的映照下,无所遁形。
每当领域中,新增加一条领域规则,整个领域便强盛一分,与周围天地之间的联系,变得既疏离又融洽。
甚至开始在领域和四周天地间,互通有无。
领域既吞吐着天地之力,同样也在尝试以领域规则,影响四周的天地规则,减少领域与这方天地的排斥。
排斥越大,天地规则对领域的压制就会越大。
张开领域的消耗就会越大。
想要达到李长安推演中,领域常开,人在之地,便是领域的境界,就必须要将天地对领域的压制与排斥,降到最低。
一根又一根领域规则,悄然融入领域之内。
使得李长安的领域,与四方天地间的格格不入,悄然减弱。
这方领域,始终维持在李长安身周三丈之内,没有向外扩张。
他是在借助这片三丈领域,不断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想要彻底完全的将通天境修炼圆满,很不现实。
每一种法门,都要经历大量的推演与试错。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最合适的修行之法。
这样在未来传道时,才能让那些符修者,不断向前突破,而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更直白些,就是他要把这条路蹚明白。
他可以按照一条路,不断往前走,也肯定能达到更强的境界。
但如今,他是符文之道,在三品通天境的第一人,就得把路走宽。
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三品。
而不是被那一条狭长的路,挤下去。
“空间规则最为重要,必须要加入领域规则之内。”
“其次便是五行规则,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擅长所有五行……”
“所以这个符道领域,就得允许出现类似于祝融之火,蛊神之眼这样的‘偏门’领域。”
“而且这种领域,很可能才是主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战力。”
李长安此时回想起祝融之火和蛊神之眼,都还能记得当时巫尊的厮杀场景。
连金石都能烧成铁水,那般高温之下,除非也有领域与之抗衡,否则谁能挡得住?
再有那蛊神之眼,目光所致,皆是蛊虫,这等能力极为诡异,稍不注意就得中招。
“再极端一些,那些巫尊,好像也没有空间规则,所以领域中的一切,都可以重新构造……”
李长安的眼眸中,十色神符每个呼吸都在构建出数十种符文组建的可能。
如此强大的推演,消耗的力量难以想象。
符祖祭坛中原本有一百六十三滴符祖神力,短短时间内便已经消耗了三十滴之巨。
如果不是此时还在吞噬祝融祖巫祭坛。
恐怕这一百六十三滴符祖神力,也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没有空间规则,领域就会变得不稳固,被天地压制的情况也会更严重。”
“换而言之,对自身的力量消耗,也会变得更大。”
“就像那祝融之火……施展开来的威力的确很强,但持续的时间较短。”
“不过也不是不行……”
“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领域常开这一步。”
“如果开辟水行领域,在水域周围的话,力量会有所提升。”
“领域也会受到天地之力的影响……”
“只是这样的话,领域就像是个茅草屋,稍微遇到点大风浪,就会被摧毁。”
李长安依照着推演所得,往领域内烙印领域规则。
“如今我的领域规则,都对应的是第一层天地规则,自然也就相当于文道三品。”
“往后若是淬炼第二层,那便是对应文道二品。”
“淬炼第三层,就堪比文道一品。”
“通天三境,倒是可以稍作区分,虽在一个大境界内,但却也有区别。”
“淬炼第一层天地规则,可称之为通天玄境。”
“淬炼第二层天地规则,称之为通天地境。”
“第三层天地规则,便是通天清境。”
他的十色神符全力催动,已经可以映照第二层天地规则,但李长安并未冒进。
而是专注于第一层天地规则,尽量夯实通天玄境。
“符道神纹,需要神力才能演化而出,一般人难以重现。”
“不过凝练的方法,也可以记载下来,包括搭建领域的基础步骤,以及如何淬炼自身的领域规则,都不能模糊。”
他在构建符道领域之际,还不忘将自己的修炼过程,印刻在符祖祭坛上。
……
时间在李长安修行的过程,一天天过去。
幽冥族大军,虽然没有李长安和太昊的坐镇,但乌横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大军并未出现什么问题。
依旧按照既定的路线,往幽冥王城赶。
太昊也静静地盘坐在悬崖上的山林中,一动不动,好似一块石头。
甚至有鸟雀落在他身上,歪着小脑袋,看着太昊。
此时的太昊心中古波不惊,与周围的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所以没有任何气息逸散出来,就连最胆小的鸟雀,也不会害怕。
悬崖下的山洞方向,那股神秘而又特殊的气息,始终没有什么变化。
而且越来越淡,到最后,就像是和天地交融在了一起,不仔细辨别,根本甄别不出。
这般奇特的变化,也引起了太昊的注意。
符文之道,全新出现的修行之法,他在很早之前就想见识一下符道三品的威能。
又因为李长安和他之前讨论的问题,让太昊更是对所谓的通天境,有了莫大的期待。
自绝于天道,甚至连天地规则都不融合。
这样的修行法门,会诞生出怎样的力量?
……
两个月后,
太昊身上都已经落满了灰,这儿长时间,他一动不动,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力之祭坛上。
剩下的,便在时刻注意悬崖下的动静。
这两个月,不是没有巫族出现在附近,但连他们的气息都没发现,太昊也就懒得去管。
就在这一日,东方的金色阳光,透过山林间的薄雾照射进来。
太昊的眉头突然一动,落在他肩膀上的鸟雀,瞬间被惊醒,扑棱着翅膀飞上了高空。
太昊双眸睁开,身躯微微一震,所有灰尘全部散去。
“终于要出关了吗?”
悬崖下方,一股说不上的神秘气息,正在缓缓苏醒,像是一缕火苗,逐渐变为一团火焰,再然后……
“轰隆……”
天地间骤然一暗,旋即又重新恢复了光亮。
太昊敏锐地发现四周的变化,他将目光投向前方,只见一道人族身影一步步行走在虚空,来到他的跟前。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就像是一缕清风吹过,明明只能拂动柳叶,却发现,天地已然在这清风下,换了人间。
此时的李长安,就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俗世俊书生,举手投足透露着一丝云淡风轻之意。
若是闭上眼,仿佛身前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一般。
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了。
不对!
是这片天地,被眼前这个人换了!
所以才会出现这般情况。
他不是强融于天地,而是干脆换成了自己的领域,在领域之内,一切都已经落在了他的掌控之中。
“看来是成了。”太昊说道。
李长安笑着上前,抱了抱拳,“多谢护法。”
“如何?”太昊也不客套,直接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李长安张开手,“很好!”
“领域内的规则越完善,领域和天地的排斥力就越小。”
“我一共淬炼了七十二根领域规则,又以空间规则和清风规则,与周围的天地连接。”
“将可能引起的天地异象,压制到了最低。”
“估计还得继续淬炼更多的领域规则,才能真正不会引起任何天地排斥。”
太昊朝四方天地看了看,“所以,我现在就在你的领域之内了?”
李长安点了点头,指向前方,太昊顺势看过去,只见前方数十里,一座山拔地而起。
数个呼吸后,原本光秃秃的土山上,就开始生长出了草木,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一座长满山林的山峰,出现在了那里。
就像是原本就存在一般。
李长安解释道,“我给领域取名为通天领域。”
“通天境被细分为三境,如今我在第一境,通天玄境!”
“通天玄境,领域覆盖范围一百里。”
“如今我的领域常开,所以我到什么地方,都会有清风吹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