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潜龙在渊露峥嵘 第五十八章:一病两症

第(2/2)页

医,压抑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抢到了前面。

        观众席上的古锋,一直默默关注着白小美。王志立先前的诊断异样,古锋也都尽收眼底。

        当看到又有人准备给白小美诊断时,古锋便举目望去。

        他发现,这两名老者,便是先前休息厅聊天周姓,王姓那两人。

        从方才大会主持人的介绍中,这周姓老者名周松柏,是南方临海市最大的中医院,‘南海中医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东汉国卫生系统最高保健委成员。

        而王姓老者,名王嘉清,是南方琼岛王氏药堂第三十一代传承人。

        王氏药堂,相传起始于明万历年间,其第一代老祖王肯堂。

        王肯堂精研医理,能做眼窝边肿瘤切除手术,又能治愈疯疾。历11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凡220万字。另著有《医镜》4卷、《新镌医论》3卷、《郁冈斋笔尘》等,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今人辑有《王肯堂医学全书》。        (非杜撰)

        最后,明朝败亡,王肯堂嫡孙带领族人南迁至琼岛,隐姓埋名下来,一代代继续行医开药堂传承至今。

        王嘉清来到白小美床边后,当即二指搭上白小美手腕,开始把脉问诊。

        三分钟后,王嘉清微微皱眉,手指离开白小美手腕,若有所思地朝王志立方向看了一眼,没顾上跟身后周松柏说话,便转身离开了。

        “咦……”

        见王嘉清如此神态,周松柏忍不住惊咦出声。旋即,也迫不及待上前为白小美把脉。

        “绝脉么?”

        不一会,周松柏睁开眼睛,以仅自己可闻的声音嘀咕道。

        周松柏与王嘉清的表现,后面一干裁判团中医们均一一尽收眼底。

        随即,这些人也都怀着好奇的心思给白小美把脉。无一例外,每位中医们把完脉后均兴致不高,摇头叹息者有之,皱眉苦苦思索者有之,也有人把完脉之后什么话都没说便转身离开。

        不久后,一干裁判团老中医们陆续回到了主席台,沙沙……开始书写自己的诊断结果。

        五分钟后,十一名裁判团老中医均停止了书写,各自拿着自己的答案跟身边人开始交流。

        又过了三分钟,褚东升扫视了一下主席台情况,见讨论声逐渐停止了,便微笑道:“各位,基本一致意见都形成了吗。”

        “褚会长,六名病患的病情,除一例有不同意见之外,其他意见都一致。”周松柏作为裁判团副团长,率先搭话。

        “周老,不同结果的是第几号病患。”闻言,褚东升微微一愣,忙诧异问道。

        “第六号。”周松柏左右看了一眼,苦笑道。

        “原来如此。”

        听到这个结果,褚东升脸上神色微变,心中暗自琢磨起来。

        不过,褚东升表情马上恢复正常,对周松柏道:“好,包括第六号,所有病患的病症你直接现场宣布吧。”

        “嗯,好的。”周松柏先是诧异了一下,旋即点头道。

        两人说话声音不大,基本上只有主席台上的人能听到,然而古锋听力变态,却是也饿听清了两人的对话。

        “咦,怎么小美的病症会有不同意见呢。”古锋心中暗自嘀咕起来。

        周松柏坐直了身体,拿起汇总稿,开始念道:“接下来,由我宣布此次裁判团一致判定的病患最终病症结果,另外,为保护病人隐私,名字我就不公布了,以号码代之。”

        “第一号,男45岁,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属中度肺炎,肺纤维病症。”

        “第二号,男32岁,饮食障碍症,胃癌早期,属胃与食管结合部癌症。”

        “第三号,男65岁,心绞痛,心脏血管阻塞,供血不足,属早期心肌梗死症状。”

        “第四号,女48岁,视力模糊,严重头痛,呕吐、口齿不清等症状,属脑血栓病症。”

        “第五号,男15岁,腰部疼痛,肋椎关节疼痛,胸部肿胀压痛,属脊柱炎症。”

        “第六号,女18岁,胸腹部位疼痛,属阴虚症……”

        说到这,周松柏话音一顿,又道:“另外,第六号经裁判团议定,还有一种病症结果,绝脉症……”

        周松柏刚说完,顿时,台下当即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裁判团的老中医们水平都是极高的,参加这种大型交流大会,出错概率以及不同意见概率极低。尤其这还是裁判团沟通之后汇总的结果,仍然是出现两种病症答案,这怎么不让人吃惊。

        看到台下的反应,周松柏朝褚东升瞪了一眼,眼神中不无责怪神色。

        出现这个情况,简直就是打整个裁判团中医们的脸啊,这让台下人怎么想,说这些所谓的老中医水平有问题么。

        见此,褚东升先是朝周松柏递了一个略带歉意的眼神,随即无奈苦笑。

        这时候,台下许多人均是交头接耳开始讨论不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