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董卓叛乱

第(2/2)页

子不干了,直接跑回家去陪妻子待产。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作为一个妻子的丈夫,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的父亲,怎么可以在妻子怀孕的时候不陪在她身边呢?而且这个孩子还是荀家上下期盼了那么久才得来的。

        只是可惜,国家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有时候承担了一个,就不得不忽视另一个。哪怕王赵再归心似箭,可是看着每天那些饿的皮包瘦骨的灾民们领到这一天的粮食后,眼里浮现的那种比太阳还要热烈的希望的光芒,他就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以及,对不起,老婆。

        等黄巾起义终于快要平息了,王赵也终于快刀斩乱麻的切断那个救济百姓的神秘人和他自己身份之间的所有关系,就悄无声息的回到了颍川县。从头到尾,这些事也只有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青禾知道了。

        不过,王赵并不担心青禾会背叛他。青禾的父母妻儿都在荀府生活,为了这些人,他也不敢对别人多说一个字的。而且看到他凭空变出粮食的时候,青禾那种表情,就差跪下去喊神仙下凡了。有时候,在古代对神灵的信仰是无法动摇的,王赵很确信,现在有了神仙光环加持的他是绝对不会被青禾所背叛的。

        在这一天,王赵、荀彧、郭嘉、戏志才四个人又相聚一堂,共同商量自己以后的发展出路。

        “九叔已经有了心仪的主公人选吗?”依然是荀彧先开口,从小被王赵当儿子养大的他对王赵也是十分熟悉的,看着王赵从始至终不紧不慢的样子,荀彧就知道他心里肯定有了成算。其实在三年前,他就隐隐有这种感觉,似乎王赵早已经认定了未来要辅佐的主公,只是当时不方便问出来,而现在,这种感觉更深刻了而已。

        王赵没有否认:“不错。”

        这两个字一出,其余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他,眼里充满着好奇,“是谁能让眼高于顶的九叔心甘情愿的辅佐?”

        王赵吐露出一个名字:“曹孟德。”

        “典军校尉曹孟德?”

        “济南相?”

        曹操当初因为破黄巾有功,在黄巾叛乱平定以后,就被朝廷封为济南相,后来又在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的时候被封为典军校尉,而这个时候世人也经常用官职来称呼其他人的名字。

        此时荀彧和戏志才提起曹操,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曹操的官场履历,在这些顶尖模式的眼中也只能勉强算是中上尚可罢了。

        剩下的一个郭嘉没有说话,他有上辈子的记忆,他自己上辈子辅佐的主公就是曹操,当时待遇还不错,这辈子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故,他也不打算去跳槽。只可惜看王赵的意思,似乎是这几天就准备动身去找曹操了,而他目前还没有加冠,在世人看来,还未成年,就相当于还不被别人承认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他还得在家多呆几年,不能跟王赵一起顺路离开,真是太可惜了。

        唉,他有些想喝曹公那的美酒了。

        相对于郭嘉的平静和淡然,荀彧和戏志才的表情明显的要比他激烈许多。

        在这个年代,跟错了主公是随时可能会掉脑袋的事情,所以这些谋士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当然要慎重再慎重了。尤其是像他们这些有资本傲气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要等着别人来找就好了。

        听到王赵说的曹操的名字,荀彧和戏志才都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前段时间听到的消息,荀彧皱着眉头对王赵说:“传闻中,曹孟德此人似乎格外自私自利,前不久还有传言说他杀了有恩于他的吕伯奢一家,并说出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样的话,似乎并不是一个仁慈的主公。”

        戏志才赞同的点头:“且此人的实力并不算强,荀九叔还应当慎重才好。”

        两人话里话外都是让王赵不要去曹操麾下效劳的意思,但是王赵在心里叹息:这个乱世,只有曹操才会是最后的赢家啊。两个傻儿子,怎么眼光比历史上差了那么多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