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碎玉

第(2/2)页

了。”

        “…什么玩意?”宋承哲愣了两秒,又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程琛南抬起头,重复:“你这个月的全勤——没了。”

        宋少爷我是稀罕你那点全勤的人吗!你个程扒皮!

        宋承哲简直想当场骂街。

        程琛南他真的活该单身!单身一辈子才好!最好林惜北能立马恋爱结婚生孩子,气得他原地爆炸,后悔都来不及。

        到那个时候他一定买个三千响的鞭炮在华庭99号门前放它个天昏地暗。

        ——

        与此同时,十几公里外的tomorrow杂志社,林惜北正在和同事谈论着这一期杂志的主题——婚恋。

        众说纷纭,从恋爱聊到结婚,从清甜校园元气妆聊到婚后良家妇女妆,穿衣打扮、时事热点、家暴、明星合同婚姻都能成为他们的话题。

        期间聊到婚姻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开了个头,把话题突然扯到了认真做记录的林惜北身上。

        林惜北有点莫名,抬头笑了一声,“聊我干嘛,还有二十天就要出刊了,别聊我,聊正事。”

        林惜北是他们编辑部公认的门面担当,清冷的长相,高级又气质,标准的骨相美人。

        想两年前她进杂志社的时候,还有人提议让她做一期服装模特,说不定还能一杆子爆火。

        “惜北姐,”开口的是晚她一年进编辑部的江哲远,他看着林惜北搭在键盘上的手,满腹的疑惑,“怎么没见你谈过恋爱啊?”

        林惜北抬起头来,对上江哲远的眼睛,调侃自己,“因为姐姐我上有老下有小,得努力赚钱养家,实在是腾不出来时间去经营一段感情。”

        姐姐?

        江哲远“唰”的红了脸,赶紧低下头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快记下来啊,这是惜北姐的爱情观,能写到稿子里的。”

        闻言,在圆桌前坐着的几个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连连说好。

        江哲远喜欢林惜北在他们编辑部几乎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江哲远是个没出息的,喜欢人家那么久,不敢表白就算了,平时连跟林惜北对视一下都能红了脸。

        大胖看着今天好不容易扯到了这个话题,颇有提携后生老前辈的风范,拍了拍江哲远的肩膀,右手端着他的下巴把他的头抬了起来,拖鞋调子喊他:“弟弟——”

        一众看热闹的小年轻看着江哲远抬起头来,哄笑着立马接上:“don''''tbeshy,勇敢爱。”

        江哲远:“……”

        林惜北:“……”

        江哲远已经对几乎可以称之为魔咒的专属“歇后语”免疫了,但是当着林惜北的面听见这话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不免有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惜北看着江哲远耳朵尖都红透了,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看着会议也差不多进入到尾声,合上电脑面不改色地从会议室走了出去。

        关于江哲远喜欢她的这件事,林惜北也不是一点也不知情,平日里的办公室小八卦以及聚餐闲聊时,她也明里暗里听同组的同事跟她调侃过。

        但是林惜北很清楚自己完全就是把江哲远当做普通同事来看,如果硬要说跟其他同事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就应该是江哲远长的比较乖巧,像一只会害羞的兔子,让人忍不住想欺负。

        下午下班后,林惜北有一天的假期,她先是去超市买了点煮火锅的材料,然后又去宠物店买了一包的狗粮。

        回到家后,林惜北给“拖鞋”倒了点狗粮,然后就进了小厨房。

        七点钟的时候,万事刚准备就绪,林惜北就被拉进了编辑部的企业微信视频会议。

        林惜北看着沸腾的小红锅:“……社畜真是……狗都不如。”

        林惜北端正坐好,等待着安澜主编的连环炮:“‘人物’栏目你们选了个什么鬼玩意,现在我们杂志社哪有钱去请一线的明星,换个不要钱的!”

        主要负责‘人物’这一栏的林惜北:“……”

        不要钱的?纸片人不要钱你去请吧。

        视频那头的江哲远看着林惜北一句话不说,咳了一声,说:“主编,我们杂志的销量本来就不好,再不请个有名气的明星,我们tomorrow马上就要变成yesterday了。”

        安澜被杂志社的关系户顶的没话说,但考虑到广告部最近确实没招来什么广告,编辑部也真的拿不到那么多的启动资金,只好压着脾气说:“把人物专访换成我们烟津的企业家或者美术家什么的,一举两得,我们给他们的作品免费做宣传,他们也不收取我们的采访费用。”

        林惜北:“……”

        会议到最后,安澜给了他们两个还算可以的人选,一个是南安集团的ceo程琛南,一个是近期崛起的青年小艺术家吴青凌。

        用安澜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大龄未婚,一个英年早婚,个个都有深度挖掘的价值。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