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初见

第(2/2)页

请问一下,土地庙怎么走?”

        应夫人更加热情起来,“您要去土地庙啊!离这儿两里地,不算远。但是弯弯绕绕的,不太好找。这又刚下过雪的,要不您找个向导?”

        秦越一想,有向导确实省事。“好啊,那就请老板推荐吧。”

        “您稍等。”

        秦越坐着,一杯茶的功夫,应夫人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着蓝袍短打的少年人,走上前来一看,分明是昨晚牵马的小伙计。

        “这是小陆,山寺镇没有他不认识的地儿,最适合做向导。”

        小陆微低着脑袋,恭敬地缩着肩。

        秦越自是同意。“那便走吧。”

        小陆在前,元鹰随后。

        小陆恭谨地走在秦越斜前方,始终在距离他不远不近的位置。秦越自问自己并不是凶恶的人,见小陆如此,倒有些恻隐。

        “你过来些,我又不吃人。”

        “是。”小陆小步小步地挪了半寸的距离。

        秦越觉得好笑,主动交谈起来,想让小陆卸下拘谨。“你叫什么名字?”

        “小陆。”

        秦越被他逗笑了,“我知道,陆什么?”

        “小人陆祺。”

        “哪个祺?”

        “从示其声。”

        “你读过书?”

        “念过几天书院。”

        “哦。”还是死板,秦越于是换了话题,“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吗?”

        小陆这下抬头了,望了望四周,“都挺好玩的。这条街最有趣。如果公子不急的话,可以从主街走。”

        “那便逛逛吧。”

        街道的雪都被扫到了两边,露出了青砖石的本来面目,为了预防摔跤,还铺了许多细碎的小石子和鹅卵石。

        “好香的酒味儿。”经过陆家酒肆门口,秦越忍不住赞叹道。这酒醇香幽绵,萦绕鼻尖,挥散不去。

        “陆家酒肆的酒是方圆十里最好的,这是新开的一坛桂花酒,所以香气浓郁。”小陆停下来为秦越介绍。果然一谈及山寺镇,他就滔滔不绝。“客官要进去看看吗?”

        秦越摇头,“回程再买也不迟。”

        “客官有所不知,这家酒肆平日卖的都是散酒,陈酿的工序复杂,窖藏时间又久,所以非常稀少。只在启封日开启售卖,因此每次只有一坛,按两卖,沽完就没了。”

        “果真有趣。进去看看。”

        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客人在排队沽酒,有的拿着自家的酒瓶。队伍前头是一个泥酒坛子,启了封,旁边坐者一个中年男子,给客人们盛酒结账。酒肆的格局与客栈相似,不同的是大堂里放置着各种酒坛子,酒缸子,贴着红纸标出酒名和价钱。在柜台和队伍之间,摆放着几张方桌,几条长凳。秦越选了一张坐下来,元鹰去排队买酒。

        小陆看了秦越一眼,立在一旁等着,没说话。

        分明是简单的一眼,但秦越却感觉到了小陆的鄙视。

        “怎么了?”他有些不解。

        “怎么了?”小陆反问,无辜地看着他。

        难道是我误解了?“坐下来等吧。”

        “是。”小陆点点头,寻了旁边的桌子落座。

        秦越:“”

        从酒肆出来,对面就是银器坊。“公子,这家银器坊是做银饰的,饰品,碗筷等都有,试毒的银针也非常精细小巧,最适合出门在外的人。”

        “这是包子铺,他家的包子最适合做早点,皮薄馅儿大,再配着豆汁儿,保你忘不了。”

        “这是烤鸭店,烤出来的皮焦香油润,鸭肉软嫩鲜美。”

        “裁缝铺的绣娘绣工那是一绝,最有名儿的就是香囊,里面装着安神的药材,舟车劳顿时闻一闻可以提神。”

        “回春堂的大夫是十里八村都有名的神医,十年前秦州暴发瘟疫,杨大夫妙手仁心,救活了多少人。医馆里有几种常药,像山楂丸可解积食,茯苓山药膏有健脾之效。”

        “这边过去是临江书院,在绿柳巷,沿着河岸有许多垂柳,春天很好看。书院只有一个夫子,就是客栈应夫人的丈夫,姓白。白夫子是秀才,没能考取功名,便开设书院教导孩童。近来有些捉襟见肘,十分可怜。”

        “客官,饿了的话可以买些点心,这家点心铺子花样比较多,味道也很可口。”

        街头巷尾转了个遍,秦越还没看到土地庙的房檐,荷包就已经空了一半。在小陆的介绍下,他买了银针银器,香囊药丸,还买了包子点心,笔墨纸砚,还给临江书院捐了一笔银子只可怜元侍卫,两手提了满满当当。

        秦越便让元鹰带着东西回客栈了。他本也有些功夫在身,单由小陆领着去往传言中的土地庙。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