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客行九州

第(1/2)页

  愿得清时同贞观,旅行终日不忧饥。
桃山有了三千弟子的热闹,但也没忘了“科学修行仙”。
在苏小小的指导下运用五行之术,三千弟子顺利结丹,很多都踏入了人仙之境。
当然这也成了一桩美谈,众仙对苏小小越发崇敬万分。
百年前的幻梦成真,此时从桃山正殿翘首远眺,广场三千弟子清一色白袍,划剑成风,势如破竹。
而后俯瞰整个桃山,山峦起伏,大有君临天下之感,再俯视苍穹,中殿耀眼至极,仿佛触手可摸,登天不过咫尺之遥。
天边,一道身影卓然飞至,飘然立于正殿之上,她紫衣飘飘,神情冷峻温和,正是昭仁显惠无量赦罪赐福大慈尊苏小小。
“参见师尊!”广场上的弟子齐声参拜。
苏小小缓缓而来,步步生莲,她像水中青莲,也是空中皎月,甚至是天上的流云,求而不得。
青莲难采,皎月可见,却无法触摸,流云易变,就连看,有时都看不到。
苏小小卓然负手而立,身姿若仙,身边是最小的徒弟楚天佑,少年风华,恣意飘扬
众弟子望着她的身影不敢多言,不到两百岁便晋金仙成为斗仙榜首,领兵出征一战成名,再登准圣之境,他们的师尊是世间最厉害的存在。
“今天,本座再教你们一次缩地千里。”苏小小朗声说道。
“是!”
“看好了,本座只示范一次!”
苏小小说完广袖一挥,抬手间一个繁复的符咒虚空而现,素手轻挥,符咒一分为八,而后后朝着八个不同的方向飞速而去。片刻后,西北方向竟然凭空出现了一道石门,石门自动开启。
“走吧。”
片刻之间,他们便踏上了西北之路,一路流云飞退,脚下是山水兼程。
时间一点点流逝而去,周围的风景也在不断变换,越是往西而去,绿红瘦弱,枯叶残枝。
不过一弹指,他们到了玉门关,苏小小带领弟子们踏风落在了一处绝壁之巅。
极目远眺,一轮红日远远斜挂天边,慵懒无疑,火红的颜色有种人入暮年回光返照之感。漫天的风时而狂躁时而幽微,四起的沙尘起起落落毫无章法。
明明应该是春之樱的气运蓬发,可这一方天地却徒有秋意落寞,寒冬萧条,这么强的反差感怎能让人不感叹。
“师父,这西北的景色实在萧索,风涌动着荒凉奔波,山倚靠绝壁守几株残枝寂寞,日散尽所有光华却始终不敌这黄沙漠漠,沙尘蔽日。可这样萧条落寞的景色却让人有了肃然起敬的心动,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天佑此刻才明白这句子到底何意。”
楚天佑放眼这方天地,眉目举落间再不是晴空万里,繁花似锦,取而代之的只是孤雁横飞,飞沙走石,心中不免起了异样的情绪。
“这萧索落寞之下你们可有什么体会?”
“自然神奇,生命可畏!”
黄仁礼嘴角一抹微笑,孤山绝壁处还是有着绝处逢生的神奇,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不依然有生命努力存活着么?
“修道之人感天悟地,感的便是这万事万物,悟的便是那生命奇迹。你能琢磨出生命二字,本座已然欣慰。世人迷途,仙界亦然。修仙者又有几许能清明何为道何为法。仙也好神也罢,若失了初心,少了对生命的敬畏,就算拥有再强大的力量也是枉然,哪怕叱咤风云也终究会消散在这天地之间的。”
苏小小言语虽平淡,却始终是道出了些许无奈之意,手指苍茫处她在希冀着弟子们能明白道法何意,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自己初心不负。
“师尊,肩负这天下苍生不累吗?”
弟子们知道神仙应该心系天下,可谁去心疼神明的付出呢?到底是何种执念支撑着众仙如此倾心孤注,他们始终不曾完全明白。
“人有多大的能力,便要负起多大的责任。如果仅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逃避应有的责任那便是罪孽,想要抛开一切自由的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小小一直执念于此,生于天地间便要为这天地付出才是。不然,这天地要你何用。
众弟子细斟酌着苏小小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他们能体会到师尊的那种高尚情操是多么的伟大,可却仍然难逃私心束缚,不,也许不是私心束缚,而是另一种幡然悟道。
“师尊,肩负责任是没错,可是这天下苍生自己也应该要努力的不是么。如果只靠着神仙的庇佑,他们能真正获得什么?人习惯得到阳光,可总有乌云蔽日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又该如何是好?是继续等待着阳光破云而出,还是努力奔跑获得另一种温暖呢?而且,师父您一个人努力着就真的不累吗?小骨看着都心疼。若这大千世界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您还需要如此疲乏吗?”
弟子们将心底所感一一道出,他们眼见西北贫瘠之地,环境如此恶劣下还是有着弱小生命在不断努力着展示生的伟大魅力,可依仗神明而安泰平静的世人中却仍然有萎靡不振,心地险恶之人,他们凭什么得到神明无私的奉献却又罪恶昭彰的活着。
苏小小惊诧于弟子们的想法,是啊,一人之力何其贫瘠,如何能撑得住六界苍茫。神明从不会累,可如果世人心之光点亮,便能达到集腋成裘,跬步千里之效,又何愁六界不安,八方不定呢。
“没错,人心若自省自救,又何须旁人救助。只是,我们修道之人还是要多多造福天下苍生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