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议和失败

永平府卢龙县驿馆。

        入夜,驿馆内的囚室外,站着两名锦衣卫守卫。

        我早已经易容装扮成在驿馆服侍的杂役,弓着身,驼着背,还贴着一些胡须,拎着个泔水桶就慢吞吞的往囚室去。

        那两个锦衣卫拦住我,“你不是送过饭了吗?”

        我咳嗽两声,故意沙哑着嗓子,“军爷,小的是去收碗的。”

        “去去去,收什么碗……”那锦衣卫叫嚣着。

        我陪笑道:“军爷,我们这小地方,碗不多,每天都得洗的……”另一个人大约是嫌我唠叨,忍不住道:“行了,行了,你快进去吧。”从腰间解下钥匙,转头把门打开。

        就在他转身的那一瞬间,蒙着半张脸的李过从天而降,左右两掌击向他二人的后背,两人应声倒地。李过向我说道:“你进去吧,我在这里守着。”

        我点头应声,时间紧迫,我自是赶紧进了囚室。

        这驿馆的囚室极小。陈新甲正一个人沮丧地靠着墙脚。我上前唤了一声,“陈大人——”他却是一点反应没有。

        “陈大人,是我啊!”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上前推了他一把。

        陈新甲茫然地看向我,直到我把胡子扯了,脸上揉搓掉那些面团,借着月光,露出本来的面目,陈新甲才恍然明白过来,“陈姑娘,你没死啊?太……太好了!你这些天去哪里了?”

        “是,我没死。”我羞愧道,“说来话长,是我不好,连累大人受此牢狱之灾。”

        陈新甲一愣,叹息道:“姑娘何出此言?老朽被下狱和姑娘何干?”

        我说道:“外面都在传,说是因为我的死,陛下迁怒大人,所以……”

        陈新甲摆了摆手,“陛下盛怒不假,可又怎么会是单纯因为姑娘呢?他不过是怪我办事不利,好好的议和,终究还是成了泡影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是在盛京的时候进行的很顺利吗?”我有些不解。

        陈新甲道:“是啊,清主知道我大明陛下的顾虑,所有事宜都不曾大张旗鼓。可……可谁知道,我让人密送给陛下写有清主议和条件的密函,竟然被人堂而皇之的登在了塘报之上!”

        (注释:塘报,是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也就是相当于如今中央下发的各类红头的学习文件。)

        “什么?”这个我倒是没想到的,也免不了惊讶。尚未定论的密函直接被当成公函传抄。这次议和,已是失了先机。

        “再加上盛京驿馆一场大火,各方探子都看了个真切。如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在盛京秘密议和,”陈新甲愤懑不平道,“满朝文武都认定我早已和清廷暗通款曲,出卖大明。”

        我为陈新甲鸣不平,“可大人你是奉了陛下密旨才去议和的啊。旁人也就罢了,陛下他是知晓内情的,为何要捉拿大人?”

        陈新甲叹息一口,苦笑道:“我议和不成,反倒让陛下成了这有辱国体的众矢之的,陛下迁怒于我,再寻常不过了。再说,洪大帅投降,陛下并不知内情。三人成虎,恐怕陛下内心里也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和清主私相授受了。”

        我说道:“陈大人,时间紧迫,这些话,咱们出去再说吧。”

        “出去?”陈新甲看了一眼外面,不为所动,“老朽这若是出去了,岂不成了畏罪潜逃,真正坐实了通敌卖国的罪名?”

        “可……”我想到陈新甲的下场,不由紧张道,“陈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先出去,我们一起想办法,再向陛下解释。”

        我伸手去拉他,谁知道,带着手铐的陈新甲却只是拂掉我的手,“陈姑娘,不必了。议和不成,我身为兵部尚书,是我该承担的罪责。我只是……只是为大明惋惜……”

        “陈大人……”我扶住了陈大人的手腕,看着他眼里唯一的光即将熄灭,“陈姑娘,你能来救我,我很感激,老朽只有一事相求。”

        难得陈新甲能有主动相求的事,我连忙点头,“陈大人您说。”

        “议和是我大明唯一的出路,可数次议和都功亏一篑,这绝非偶然。我怀疑,我朝中有居心叵测之人,与人里应外合,立阻议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