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孤家寡人

第(2/2)页

 眼下满清八旗和几路反贼,都已经令他忧心如焚了,若是再加上一个实力不俗的方宇,恐怕他这皇位就更不稳当了。

  “承恩哪,你来说说,如何才能收拢这个方宇,为朕所用呢?”崇桢扭头看向身旁侍立的王承恩。

  王承恩一听心中一跳,忙道:“皇上,此等要事,奴才怎敢妄言!”

  崇桢摆了摆手:“无妨,你随便说,我随便听听,你只管说,朕恕你无罪。”

  崇桢这也是没法子。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虽然通过许多途径听说有方宇这号人,但他们却只当他是个强盗一样的人物。

  扶桑使团前来哭诉,说有一个叫方宇的强人,抢了他们的地盘,抢了他们的银山,还求崇桢下旨,约束方宇的强盗行径。

  这些大臣们此时都在操心国内和边境两边的战事,哪里会在意一个海外的大明强盗呢?

  他们并不知道崇桢已经将方宇列为了一个救国的重要筹码。

  若是他们知道方宇拒不接旨,可能他们早就恳请皇上,砍了方宇的脑袋了。

  因此,京城内的大小官员们,全都没把方宇这个人当回事。

  可自从前天崇桢出宫这件事发散开以后,朝中的官员们立刻向崇桢进言,请崇桢下旨,将方宇重重治罪。

  他们不能体谅崇桢的苦心,一门心思只想着老祖宗传来的法度。

  如此一来,崇桢哪里还敢将此事摆到台面上来与众臣商议呢?

  他一个人发愁了两天,没只法,他才病急乱投医,随口问问身边的太监,有什么主意没有。

  王承恩当然不敢乱说话。

  此事表面上是件小事,实则牵连甚广。

  对外,方宇可能是拯救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最后的希望。

  对内,这事儿还跟后宫的钟妃有关系。

  这让他怎么敢掺和?

  见王承恩哭丧着脸连连告饶,说什么也不开口,崇桢有些恼了。

  他很清楚,王承恩并不是没话说,而是他不敢说。

  “那些大臣们没用,就连你们这些侍候在朕身边的人也没用!孤家寡人,孤家寡人,朕如今才算真的明白了!”

  王承恩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一哆嗦。

  皇上这话看似不重,但他却知道,皇上对他的信任已经瞬间降了好几个等级。

  王承恩伺候崇桢多年,对崇桢的脾性太了解了。

  若是皇上勃然大怒,骂他几句,王承恩或许还不那么心慌。

  “皇上!皇上息怒!奴才罪该万死!”

  王承恩“扑通”一下就跪下了。

  大明朝与后来的清朝不太一样。

  大清时,所有的太监和绝大多数的旗人,对皇上都自称为“奴才”。

  可明朝却不一样,能在皇上面前自称“奴才”的,并没有几个。

  除非是深得皇上眷爱的太监,才有资格自称为“奴才”。

  王承恩觉得,再不多称几句“奴才”,可能以后他就再也没这个机会了。

  崇桢压根就没理他,他正陷于自怨自艾当中,觉得全天下的臣民,都不跟他一条心。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