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两极分化的社会

第(1/2)页

  小劳伦斯跟在夏洛克在那幽闭的矿洞中才呆了不足十分钟,便开始感到了不适应。

  矿洞中的潮湿、闷热与密闭的环境让他十分的不适,他开始怀疑,“真的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上12-14小时吗?”

  只是在这里呆了数分钟,小劳伦斯便已经开始无法忍受了。

  憋屈,郁闷,好像肢体被牢牢的束缚在这处无光的矿坑之中,无法得到伸展。

  “呆不下去也得呆,否则就要饿死,而且他们也没精力去关心这些事情。”

  “这些矿工们的薪水只能维持他们日常生活的开支,一天不工作,他们的生计就无法维持下去。”

  “这英国境内约有2万名的矿中,其中有5000人为妇女与儿童。”

  “甚至有的女性前一天在矿坑中分娩,第二天便又重新加到工作岗位上。”

  “或许是因为生活的重担,在这个地下矿洞中,还经常发生暴力事件,丈夫会无缘无故的殴打妻子。”

  “所以这些女性工人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好,然而她们已经在矿井下工作了一辈子,没有其他的技能,在这个劳动力供应过剩的时代,无法找到其他合适的新工作。”

  “除了这些之后,还有各种的矿难,坍塌,爆炸,洪水,还有毒气泄露,因为吸入过多的煤灰而患上的尘肺病等。”

  他望着因为他的话而陷入了沉默当中的小劳伦斯,知道自己的目的差不多已经达到了。

  光是跟他们这些自小生活养尊处优的少爷们讲最底层的民众生活有多惨,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他们就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辛苦,不知道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有多恶劣危险。

  只要将他们带到最真实的环境中,才能让他们稍微与劳动人民们共情。

  “走吧,到外面去,到最后一个地方去。”他这样说道,然后便带着小劳伦斯离开了那个矿洞。

  当他走到矿洞之外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煤渣染成了一团的漆黑,脸上也满是黑色的灰尘。

  他拿出了一天的工钱支付给负责在这条矿洞里挖煤的工人,作为耽误他们工作的补偿。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带着小劳伦斯来到了最后一个地方——救济院。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

  彻底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方针,将救济院的环境营造得异常恶劣,使得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穷人的“巴士底狱”。

  其恶劣程度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

  尽管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受到了慢性饥饿的影响,许多囚犯在被捉时就已经营养不良。

  但是当他们在入狱一段时间之后,体重下降依然非常显著,而救济院的制定的伙食与监狱差不了太多。

  目的就是为了逼迫人们回到工厂去劳作。

  只有真正赤贫的人才能得到这里的少量帮助。

  救济院会将他们收养的孤儿送到纺织工厂去工作,哪怕对方并未成年。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也曾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