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大佬的暴脾气

第(2/2)页

程,来让自己成为造币厂唯一的行政长官,负责处理造币厂的一切事务。

  他甚至还向下院委员会递交了相当的报告,只不过没有通过就是了。

  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之后,他就开始采取另一个策略。

  现在的英国的货币短缺,然后新的货币制造进度却异常缓慢。

  按照目前的进度,至少需要30年才能制造流通所需的钱币。

  他选择了在这一方面下手,用事实来让自己成为事实上的厂长。

  之后他发挥了自己实验的精神,系统地研究了造币厂的历史,以及它目前的经营状况。

  他收集了与造币厂有关的旧账资料,他仔细研究了造币厂每一班次的运转情况,记录产生的各种费用,如熔化锅的成本及其使用次数等。

  他甚至还亲自抄写了从1659年至1691年关于金、银币铸币质量与数量的记录。

  最后在经过数据的分析和比对之后,他观察到了货币在镀锡过程中,每产生一金衡半克朗的硬币,就要损失三克半。

  牛顿在数字方面的特长使他立刻就弄清了造币厂的会计制度,但他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弄清账目。

  他将各种事务分门别类,使之井然有序,还优化了造币的流程。

  比如说在财政部花园的后面建起了10个熔炉。

  通过分次地把旧币收回熔化,然后把熔化的贵金属运回伦敦塔造币厂,在那里重新铸币;同时在几处分设造币厂。

  再比如说观察到了如果压币机每分钟撞击50到55下,人和机器就可以一口气数小时地连续作业,由此决定了整个造币厂的运行节奏。

  用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对于机器运转、熔铸速度、金属纯度等技术不断加以改进。

  在他的带领下,铸币厂的生产率整整提高了8倍。

  总之,这位大佬虽然才担任督办一个多月,但是他已经成功地通过自己的能力,抢夺过了厂长的职务。

  只能说真正的大佬,就算跨界,也能做得很出色。

  不过虽然他成功地夺取过厂长的权力,但也在这个过程中,让铸币厂的工人们体会到他的坏脾气。

  他的脾气很不好,小气还很小心眼。

  那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最初就是为嘲讽胡克而说的。

  那种说一不二,不容置疑,高高在上,一副鄙夷着凡人的态度让很多的人感到不满。

  而事实又往往证明,他的结论是对的。

  这就很让下面的这些普通人憋屈了。

  想想看,有这么一个无时无刻不在鄙夷着他们的人,在智商上还完全碾压他们。

  能不憋屈嘛!

  所以夏洛克几乎没花费什么工夫,就从其他的工人口中打听到一大串关于这位督办大人的情报。

  最后得出结论是,他是一个非常不好相处的人。

  如果想要让他正眼瞧你一眼,那你至少得需要站在和他同样的高度上。

  想到这里,他不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啊,他一点也不想回忆起被微积分支配的恐惧。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了这样的一条信息上。

  一条关于市场有大量制作假币的不法份子的消息。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