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风险评估

第(2/2)页

人,建立了档案,每人都有。都做详细的记录,将来我这看不好了,转到大医院时,也可以做个参考。山里人,上城里看病不容易,小病不去看,一般都在我这看。”

        柯南问:“他们有没有医保?”

        贾村医说:“有的有,有的没有。那个他们一般都用不着,医保门诊都不给报销,手续还麻烦,听说去报销时,看人家脸色,算了。平时头疼脑热的,都在我这里拿点药吃就行,严重点的就输液,就是打吊针。”

        柯南问:“打一次吊针多少钱?”

        贾村医说:“一次四十。”

        柯南说:“哦,那打的人多吗?”

        贾村医说:“老人少一些,主要是孩子多一些。大人们,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或者是外公外婆照顾,一点小感冒都要过来打吊针,我建议不打。他们坚持要打,病好得快,他们高兴,好得慢,就不高兴,怕无法向孩子的父母交代。”

        柯南问:“那他们坚持打吊针,你怎么办?”

        贾村医说:“那就打呗。”

        柯南问:“那你用抗生素吗?”

        贾村医说:“当然用,这个要好得快一些。”

        柯南听了,心想,据说抗生素用多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但柯南不想给村医上课,毕竟自己是门外汉。

        尹贤仁问:“最近看见李干事了没?”

        贾村医说:“他快下台了。”

        柯南一听,心想,这倒是个大事,怎么会下台呢?李干事干得好好的,上面关系也硬,恐怕不容易下台。再说,当村干事,手里多少都有一些证据在手,会向上级举报。既然想要拿他,恐怕要想好退路。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斗争,丝毫不能懈怠。但是,作为柯南,恐怕在项目结束前,看不到李干事的倒台,他能倒台,证明还是应了那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看来,人的计划不如天的计划。人变不如天变,人的力量,永不能胜天。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固执己见,只有死路一条。

        看来,也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不看贼人潇洒,但看贼人挨打。不要看以前多么风光,到最后可能会穷得叮当响。这些变数常常和人同住,就像影子,永不离开人一样,无法摆脱,无法消除。

        另外,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应该就是出自那一部著名的书,季柯南突然想到,也为自己的超强的记忆力感到震惊,也感到庆幸。

        贾村医说:“村里要搞选举,每三年一次。这次换班子,乡里建议将村干事一并换了。”

        尹贤仁问:“那谁当村干事呢?”

        贾村医说:“现在还不知道,据说村干事不是一般的村民,是有背景的。”

        柯南感到奇怪,村干事不是村民,怎么会为村民考虑,为村民谋福呢?看来,需要干一些实事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不能混,不能占人家便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人利用。自己也要阳光正面,积极乐观向上才行。

        尹贤仁问:“不是这个村的村民,虎坡村的人会选他当村干事吗?”

        贾村医说:“李干事也不是完全投票选举,都是上面指定的,凭民选,村干事肯定选不上。这里面很复杂,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

        柯南问:“那怎么办?”

        贾村医说:“李干事县里有人提拔,就当上了村干事,选举只是走走过场,弄个形式,糊弄一下人们罢了。”

        尹贤仁说:“复杂啊!原来,村里不是有了自治组织了吗?”

        贾村医说:“有是有,就是不管事,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但是,他们很听话,上面的人喜欢就行了,至于村民喜不喜欢,管不了那么多。他们说,羊羔好吃,众口难调,总有不喜欢村干的人。”

        尹贤仁问:“难怪最近看到李干事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呢。”

        贾村医说:“他现在可以了。两个儿子都安排好了。无后顾之忧,不是太贪,不是自私,不是粗心,他也下不来。”

        柯南问:“他不粗心啊,总是很细心的,为自己考虑得很全面。”

        三人都笑了。

        贾村医说:“只要上去后,弄过权术的,尝到了甜头,就不想下来了。人们都愿意上,不愿意下,但是位置就一个,结果就有了斗争,且非常残酷。”

        尹贤仁说:“是啊。我们村的干事,就是因为家里弟兄多,打架一起上,那村干事就是用拳头打出来的,非常残酷。谁不服,就打谁,直到打得服服帖帖。”

        柯南心想,这就是区别。有权的人,像李干事之流,后代跟着沾光,参加工作,入伍上学然后升官,没有权力的人,如贾山的儿子们,在家窝着,打工受气,到处碰壁,不光是土家族,还是“啃老族”。更多的是“低头族”,出门一看,基本都是这些低头一族。旁若无人,的确,都是低头,谁都不抬头看看别人。显得都像大忙人似的。

        人们一旦尝到权力的滋味,就难以割舍,想方设法地保住位置,掌控权力,不仅有利益可沾,还有好名声,在社会上有地位,后代跟着享福,那是好的无比的事。读书,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也只是“陪太子读书”,都是读书,结局不一样。这就是区别。

        有的人赶鱼,有的人吃鱼,得到鱼的还是少数。得到鱼的,不会分给那些赶网的人。偶尔给一点,就是恩典。

        贾村医说:“如今,李干事面临下台,和他的贪得无厌有很大关系,最近一件事,让他彻底失去了当干事的底牌。”

        到底是什么事呢?柯南心想,不得其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