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什么东西

第(2/2)页

没窗,空气不对流,不过,有利有弊,这样做保护隐私。看来,有些时候,人们还是讲究含蓄。
综合项目没啥说的,非常琐碎,发展养殖,助学,所有当地社区的需要,都可以申请。项目设计也不复杂,和旧项目没有什么区别,项目名称,受益人等等,这些都大同小异。
对于老员工,这些都是小儿科。和投资人打交道,很简单,他们只要看到东西做了,按照目标做的,其他都简单,一些数据,完全可以调整。因为人口移动,人口增加,人的搬迁,都会有数据变化。这个可以向投资人解释,再说,投资人对内地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你怎么说,他就怎么信。哪怕言过其实,他们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参考的话,也会相信,并且深信不疑。
到了季柯南介绍项目了。这个项目,只当是一次例行的作业,季柯南轻车熟路,不用废话,直接进入正题,提出山里柴多,也不能浪费。省柴灶项目,对农户、社区和整个社会都有好处。不是局部和个人受益,是全球受益。
刘小姐听到全球全人类都受益,心里被触动一下,觉得这个项目还行,比较新,虽说提出环保、提出植树造林,这个项目是让地球受益,让人们养成节约意识,不浪费资源,可能会得到投资人的兴趣。如果有兴趣,还怕不投资?要知道,投资人也生活在地球上,谁都希望能受益,通过这个项目,节省资源,让全人类受益,当然是好事,通过的可能性较大。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别的项目都做烂了,投资人已经厌烦,需要新鲜的项目。
“我宣布,这个项目可以交给港岛办公室,你们小组将一份详细的计划做好拿给我。我负责交给办公室。”刘小姐宣布。
大家鼓掌,一片哗然。这个谁都没想到。柯南只是想随便完成这次作业,没有认真作为一个项目来做。这是怎么回事?无心插柳柳成荫吗?
金萍和春燕都傻眼了,他们都希望能通过他们的计划,他们都是为了这个计划想了不少时间的,特别是金萍,没想到,桂冠让季柯南他们摘取,这个是万万没想到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味。像是酸葡萄发酵后的味道。
让人作呕。季柯南不想搞这个项目,只是应景之作,完成这次开会的作业。要不,开啥会?不如看书,闲聊,搞别的,这个开会,完全是浪费时间青春和生命。完全没必要,会既然开了,就要认真完成,季柯南一旦认真,这个项目就成了。
尹贤仁也不想搞,不过,马上水利项目完成了干啥好呢?总不能天天玩?如果天天玩,还嫌工资低,或者不按时发工资,这个埋怨就显得底气不足了。最好做点事,再要求工资待遇,这才说得过去,免得把自己的品味给降低了,所以要谨慎处理,不可掉以轻心。
看来,刘小姐对季柯南他们组的才华还是很重视的。关键是刘小姐擅长发挥别人的长处,这叫借力使力,自己省力,是最好不过的。
对于这种作法,季柯南能懂,不知道尹贤仁和多哥懂不懂,可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想到这一点。到了一定程度,厚积薄发,不想成功都难!
“我也想到了,不过,我们村都是烧沼气的,没有用柴的,不准烧,要不然我也会提这个项目。”有人说话,大家一看,是春燕。
“其实,这个项目早就有了,我也早就提了,不过,领导没批。”金萍说。
这一下可热闹了,都在相互厮杀了,这项目还没报批,就开始表功了。
春燕说的,大家都还认可,她的鬼点子的数量,仅次于宋三皮,胡乱说几个,也说不定能弄出个省柴灶项目。农村里重要的事就是和火有关,没有火,就没办法做饭。这个项目都需要。
不过,现在农村搞沼气池项目,提倡新能源,沼气就成了主要的燃料。
“都别争了,要争,都去山区工作,不要到平原,你们去不去?”冯菲菲发飙道。
她这喊一声,音量高,超过了所有,整个场面凝固,空气也不流通,顿时石化,所有人都不敢大口喘气。
季柯南心里清楚,冯菲菲是在向春燕发狠。春燕批驳负责人,就像老师批评小学生。
冯菲菲哪里吃她这一壶,根本没把她当成一回事。她把自己当成一根葱。实际上春燕真是一根不错的葱,记忆好,有鬼才,曾经当过园丁,也会帮助学生进步。因为婆婆的问题,丈夫不懂珍惜,和老婆关系不好,和婆婆关系好,这就有问题了。
因着她老公不会处理婆媳关系,就放弃了,另外改嫁给城里的人,这人比较老实,可是他的姐姐有本事。
她姐姐给她安排了工作,他们不久在城里买了房,经过翻建后,竟然成了别墅,城中有这么一套房,也算值了,一辈子也算成功,没有白费,有房子,有儿子,有老公,真是苦尽甘来。
冯菲菲虽是负责人,不见得有福气,因为这个,春燕有些骄傲,说话就有语气重的毛病,加之追问别人咄咄逼人的气势,的确让人受不了。
这是因言获罪的典型。春燕做的事多,不懂收敛,嘴巴却像大喇叭,让人产生厌烦感。久而久之,就名声在外,这个名声是致命的名声。
新项目,鬼点子特别多,提出来,总是打叉,不给过,原因就是冯菲菲那关。冯菲菲其实也清楚春燕就是这样的,很多项目离不开春燕的点拨,或者离不开春燕的辛勤亲力亲为。她付出了,其他人少付出一点。
开会结束,大家各奔东西。
季柯南回家,尹贤仁和多哥一个往西,一个往南,季柯南的方向是西北方。这些地方都是一个省的。尹贤仁和多哥的家乡靠近别的省。有些复杂,特别是语言方面,方言太多,不方便掌握,能听懂就不错,大多数是听不懂。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