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面子值钱

第(2/2)页

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栽培,才对得起前任的学校领导。”任真望说。
“很好,你再看看,学校还有哪些老师哪些学生,都可以鼓励鼓励,让大家拿起笔来写文章,少用手机刷短视频,少玩游戏,多干正事,敲键盘或者用笔写,都要写,每写一个字,就是新的创作,都是值得的,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就能成功。可以问问师生,如果有意向,就开始写,写得好的,发表的,可以给一些奖励,激励大家都投身到写作队伍中。”穆厚仁说。
“知道了。知道了。谢谢,我会再想想,晚点给您汇报工作。”任真望说。
任真望想到了冯菲菲,知道当时在冯菲菲身上下了大力气,努力提升她的写作能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家里的书倒是不少,但是,不知道看没看过,或者看过了想没想过,有没有吸收知识,还只是收藏书籍,摆在家里好看?
冯菲菲是任真望的得意门生,但是,有些溺爱,就容易出问题,娇惯,容易让她任性,不是用书籍来约束她的,越是用书籍来约束,越容易出问题,冯菲菲会利用书籍作为武器来攻击人,当然,无意伤害,也会造成伤害,说是误伤,也说得过去,说是故意,谁也无法否定。
任真望觉得要想控制冯菲菲,就要给她甜头,并让她知道甜头是谁给的,让她清楚谁是大王谁是小王,不能乱来,次序乱了,什么也就乱了,人心乱了,什么都没有章法了,就等于没有按照规矩出牌,这个牌就没办法打下去。
让人无法想通的是,冯菲菲竟然获得总干事的提名,在联席会议上通过了。任真望也没想到是她,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要男女平等,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特别是妇女,要给予适当的照顾。
说了这个,他的意思不是专指冯菲菲,在场的女老师也有不少,他说的是面,不是点,结果被误解,办公室有人提议让冯菲菲担任总干事,考虑到他们夫妻在学校所做的贡献,也考虑到冯菲菲的工作能力,就这样通过了。
这个也是对他们夫妻的一种回报,据说在襄阳,他们夫妻是被当地老领导打压的,没有任何的提升空间,只要老领导还活着,就没有希望提拔他们夫妻,特别是晓峰的爸,不可能得到重用。
再说老领导在当地还是有很大的靠山,有背景,无人能撼动,无人能超越,在这个情况下,想要突破就非常困难。在襄阳若干年,也迟迟不见动静,他的身体也没大毛病,小毛病不断,大毛病不犯,旁边就是大医院,就医非常方便,遇到紧急情况,马上可以救助,他的命还很长,没有谁会让他缩短寿命。当然,有超能力的会这样做。
他俩一直被打压,不爱待见,隐忍多年,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任真望,他心如刀绞,也无能为力,这是地方上的事务,他也无能为力,借助省城的关系,给地方施压,最后落实,还是在老领导身上。
老领导不松口,谁也没办法,老领导都老的不行了,身子行动不便,需要搀扶,头脑还能用,权力思想严重,大小事都要过问,都要表态,都要经过他,要不然,他就生气,不给机会提拔,或者授权。这样,单位死气沉沉,没有起色。
冯菲菲一直在等机会,结果,机会来了,任真望所在的学校,有两名老师要出国读书,读两年进修课程,毕业后,有可能就留在学校任教,也就是说,有可能不回国,不回国就意味着学校缺了两名老师,需要补上,假若回国回校,继续当老师,学校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说不定扩大招生,急需老师,到时候临时招聘的恐怕差强人意,不如现在就补充,培养几年,就是优秀的老师,有了好老师,不怕没学生。有了好老师,学校的口碑肯定会不错。名校因为有名师,名师多了,名校自然会更出名。
这是良性循环。
任真望就下了调令,这个刚好符合冯菲菲夫妻的想法,冯菲菲多次写信给任真望,又是恩师,又是老乡,嘴可甜了,让任真望龙心大悦,就考虑到先调他俩,按说有条件的老师,在省辖区的各单位都有不少,任真望想到冯菲菲,就是冯菲菲的福气。任真望力排众议,结果成功。这一点,是公认的任真王的私权所致,不管怎样,冯菲菲的目的达到就行。
冯菲菲夫妻就到了省城。出发前,他俩去向老领导告辞,老领导很高兴,说:“去了省城,别忘了这个小地方,有空常回家看看。”
冯菲菲说:“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这是我们的根据地,是第一个接纳我们的地方,当然忘不了,也忘不了老领导的栽培,我们无能,没办法继续给老领导尽孝了。就多原谅原谅。”
“瞧你说的,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只是这里水浅,卧龙在这里委屈,只有到更大的地方发展才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我是你,肯定会到大地方发展。”老领导说。
“如果老领导不生气,就行,我们走了,会常回家看看的。”
冯菲菲说完,就要走,晓峰爸一看,也就懒得再废话,其实老家伙早就盼着有这一天了。
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晓峰,到江城,带孩子肯定不合适,孩子还小,再说不一定能在江城扎根生长。都是老师,带着孩子不方便,孩子无人照顾,也影响教学,结果,孩子留给奶奶照顾。
晓峰从小没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只有到了上幼儿园学前班的时候,一家人算是团圆。在这之前,冯菲菲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她家的一间屋里全是书,没有床,两边墙上都是,从天花板到地板,一层一层,全是书,有点像孔夫子搬家的味道。
书籍给人带来安宁,遇到麻烦可以从书里寻找答案,写书的人肯定有写到自己的经历,有一些借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