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派势力

第(2/2)页

“图个什么?”

        “图个噱头,”柳芊芊说,“有些人突然有了钱,就想做点凸显自己有钱的事情,食材越是珍奇,越显得自己不同一般,好不好吃倒是次要的了。帝国饭店进行这个行当很久,后来还是走漏了风声,可惜的是在被彻查之前,就已经把一切证据毁尸灭迹了。”

        杜霄说:“恐怕,走漏风声的人,和你们京大不无关系吧?”

        “我们京大从来是厌恶这种做法的,”柳芊芊说,“毕竟我们是正规的国家级高校,从来学的只是技法,只为做菜好吃,不搞小丑跳梁的把戏。帝国饭店那边最早的大厨,和我师父的师父同出一门,同拜一个师父,也算是厨师名门,收徒不少,后来我的师父被招聘进了京大时,师祖把祖上传下来的菜谱,都交给了我的师父。”

        柳芊芊叹了口气:“他们觉得,是师父独占了师祖的菜谱,要去师父把菜谱交出来,师父倒是没有独吞菜谱的意思,只是那些菜谱……”

        杜霄了然地点点头:“我听你说过,齐先生一直在做菜谱的编修工作,也曾经邀请你加入过他的小组。”

        “就是这个,”柳芊芊说,“那些菜谱都是传了几百年的,要说珍贵,也是真的珍贵,只是古时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没什么顾忌,菜谱里所用食材,除了常见的家禽畜类外,有一部分已经灭绝了,需要找到替换的材料,这倒是不急,急得是另外一部分没有灭绝,却也已经不该吃的动物……京大遵守国家法律,严禁使用非法食材,甚至我们连野味都不怎么烹饪,没必要,真的没必要,人类能养殖到今天的动物,就肯定是最好吃又最容易养殖的动物了,养不起来的,要么不好吃,要么难养殖,为了口腹之欲,毁人种族,实在没必要。”

        杜霄赞同地说:“确实如此。”

        “帝国饭店这么多年,一直被国际饭店压住,生意上是比不过国际饭店的,加上京大的毕业生手艺好,学历又高,以前一些比较中立的大酒店,也倾向于招京大的学生,多少是挤占了传统厨师们的生存空间的,但是京大难考,光是文化课分数就拦住了不少人,有心想进厨师行业,又考不上京大的,倒是还可以去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如果连职业技术学院都考不进去,或者无法毕业,就只能遵守传统,拜在其他大厨的门下了。”

        杜霄说:“也就是说,整个厨师行业有三股势力,京大ob,职业学院ob和传统厨师们?”

        “具体说应该是两股,”柳芊芊说,“职业学院的学生们虽然有技术,但是没人脉,这个行业是很讲人脉的,没有人脉就只能受聘普通的饭店,踏踏实实也衣食无忧,所以他们大多不牵扯进厨师业内之间,倒也省心。”

        “我懂了。”杜霄说。

        原本整个厨师业界人脉都在传统厨师手里,但是京大这边招的教授,正是厨师名门出来的齐飞扬,本身就有不少人脉,也安排了自己亲近的师弟、学生进京大教书,一下子京大不但有了技术、学问,还有了人脉。

        杜霄感叹:“难怪我们家的酒楼小馆,几乎也都换了京大的厨师。”

        和传统师父教徒弟的厨师相比,京大出身的厨师不但年轻充满活力,关键是文化素质高,没有那种传统厨师特有的傲气和倔强。

        “说比以前的大师傅,有礼貌多了,”杜霄说,“又懂得怎么处事。”

        “这些年,稍微大些的酒楼,几乎都是京大ob了,”柳芊芊说,“我们的优势还有一点就是融汇中西,在创新上思路更强,在学校的时候,只要成绩好,是可以申请公派留学的,寒暑假也可以申请实习,我几乎每年都没落过,我那些同期和前辈后辈也差不多。”

        相比之下,传统厨师们带徒弟,基本就是只教自己的手艺,有些大师傅还喜欢留几手,免得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尽心尽力带了的,还有出头的机会。

        这些年,在业内的就业率,甚至不如职业学院的高,全靠人脉还在,才能维持传统。

        不过人脉这种事,在京城和在本市,又是两个概念。

        京城是几朝古都,有些人家,往上数几百年都算京城人。

        本市却是新兴的贸易都市,全靠国家扶持,海岸平稳,在几十年内飞速发展,一下跃身国际级大都市。

        本市的豪门,不管是杜氏还是江氏,还是云氏,如果往上数,基本都是京城,金陵那边过来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