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刘豫封帝

第(2/2)页

!”早有人过去,就七手八脚的把张浃给救了出来,但是人已经死得透了,刘豫慌恐之间,就要哭出来,张孝纯凑过来,声道:“今日大典,若是子流泪,只怕于国运不济啊。”

        刘豫好容易才当上这皇帝的,最怕因运有事,急忙就把眼泪给憋回去了。

        李孝扬一向和张浃不合,这会也过来,就道:“张大人这个样子,不宜让人看到,不如先让人藏了,大典之后,再行处置。”

        刘豫就点头道:“好、好好,就依李卿。”当下李孝扬就让人把张浃的尸体给抬下去了,先行大典,等到事后,再来处置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热还是怎么,张浃都烂出水了。

        这里众臣就请刘豫上了马车,巡视回城,告晓大名,新立子,当下马车就向城中而回,只是那股折断了大齐旗号的旋风猛的变大,一路疾卷着回来,所有官员都不能视物,衣否帽斜,昏头昏脑的向回赶,就是刘豫招慕的‘御林军’由他家乡丁壮组织的‘云从子弟’也都乱了套了,一点仪表都没有的哩了歪斜的回来了。

        大名府里,刘麒奉命赶了全城的百姓出来观礼,他一心想要把这件事做好,以便让让刘豫重新看重,谁想到大风疾卷而来,他的兵士先散了一半,不知道跑到哪里躲风去了,他自己还想留在这里看着,但是站不多时,实在抗不得风,也跑了,他们一跑,百姓纷纷回家,刘豫车队回来,空空两边,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好在大风裹了耳目,大家都想快点回去,也没有人在意这个了。

        大风一路跟着刘豫他们进了大名府,这风也做怪,一路过来,民房虽然也被吹到了,但却没有任何的损坏,一共官署,却是把所有的瓦都给吹起来了,遍卷一地,砸得粉碎,到了由府衙改成的皇宫,更大了几分,不单把瓦都给吹飞了,所有的门全部吹开,窗户吹坏,屋子里的摆设乱散一地,宫人侍卫都被吹得四散而走,那有人来收拾啊。

        刘豫强压住心底的惶恐,他也不傻,知道这些绝不是好兆头,但是戏唱八分,没有再收台的道理了,于是就做庄做样,由众臣拥着,到了大殿。

        刘豫进了大殿之后,那风嘎然而止,王琼急忙过来拍马屁的道:“殿下命之主,这风知道陛下坐龙庭,自己就赶紧停下了。”他这话没有一个人接口,因为连刘豫都没有相信。

        刘豫强打精神了几句话,随后就封赏群臣,以张孝纯为相,李孝扬为左丞,张柬为右丞,他不想以张孝纯为相,又不违背金兀术的命令,所以设了两个副相,牵制张孝纯,又以李俦为监察御史,王琼为吏部尚书,历史上这会汴京已经没有宋朝的兵马了,刘豫为了迁都汴京,就让王琼为汴京留守,但是现在汴京还在赵构的手里,守得严严密密,他暂时没有拿下的可能,就以王琼做了吏部尚书,郑忆年执掌工部,大齐初创,什么都等着建设,工部这会却是重要部门,刘益为大名府留守,刘广为太中大夫,山东路兵马总管、节度使,刘春为河北路兵马总管、节度使。

        又尊其母翟氏为皇太后,却以妾钱氏为皇后,他的发妻不过是乡间粗人,不像钱氏是大宋宫中逃出来的宫女,懂得礼制,所以被刘豫给雪藏了,以刘麟为太子,提举下兵马使,刘赟为马军都指挥,刘猊为步军都指挥,刘麒为云从子弟都指挥。

        下诏,以大金‘命’为年号,定当下为‘命八年’,以大名府为都,又定汴京为陪都,虽然还没到手,但仍然表示了他的野心,同时诏告下,自今起,不滥赦,不用宦官,不度僧道,文武杂用,不限资格,又下招贤令,首请贤名在外的隐士尹惇等人,以扩贤名,再设招贤司,专一招请河北、河南、山东三路的两宋官员。

        诸官任命完必,又委李成为大都督,俞大江为副都督,率兵五万,向高唐进兵,剿灭信军。

        一场封帝的闹剧整闹了一,才算落幕,刘豫总算是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就是下骂声一片,他也顾不得了,而他的行为,就连金国使臣也看不上眼,高庆裔封完之后,不顾刘豫的挽留,就带着使团匆匆离开,而朝中大臣由于目睹了张浃的死,也没有一个人对自己封官有半分喜悦,在大殿受封完必之后,连酒宴都没有领,就都散去了,只留下刘家人,孤零零的在那大殿之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