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权益之计出深山 (1)

  
在城市里生活惯了的柳树,初次来到山里,看看哪儿都新鲜,还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感觉。特别是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凤絮儿,早已把山里的艰苦和贫困,看作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可事与愿违,正当他沉浸在生活的甜美之中,不幸的发生,在他的脊背上猛击了一掌。经过这次事件,他才真正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个倒霉蛋,还是一个透顶的混蛋。究其事件的始末,真的验证了费斯汀格效应,虽然是咎由自取,却也是上天给他开的玩笑太国际化。好事不上门,倒霉的事接二连三,他体会到了乐极生悲,祸不单行的意境。
来到山里,原本想躲事,却又惹了更大的事上身。人命关天,尽管有点牵强,从良心上讲,生拉硬扯也多少沾边。虽然没有主观故意,自己也未曾染手,但是扪心自问难脱干系。说有罪并不为过,心灵上的污垢,远比行为上的触法更加可怕,这是法律的盲点,无法窥探的出来。此罪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必须自我警悟,自我救赎。
按照山里人朴素的感情来说,杀头也不为过,冤枉不冤枉天知道。他再也没法不在乎了,如果说起叶子的事情,说是爱情惹得祸,他理直气壮大言不惭而且是问心无愧。可是,他与凤絮儿如今的境况,他说不出一个搪塞的理由来,咬紧牙关不承认事实,那是本能,是自保,却掩盖不了真相。
俗话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大祸注定要有人承担,谁来承担,只有他自己。
爱情是责任,是一个漂亮的故事,不是法律,也不是标准。
俗话讲,吃一堑长一智,柳树变得聪明了,他不愿拿着和谁也说不清楚的理由去桌面上讲理。胳膊扭不过大腿,这是老乡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又有谁敢与法律叫板,申辩的理由让人嘴软心愧,自我谴责更加疼痛。
起乎于爱,止乎于爱,可又有什么人懂得其中的滋味呢?对于凤絮儿来说,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是谁信呀!
凤絮儿没有答应和柳树一起离开,她知道,柳树没有娶她的意思。他目前的表现,是权宜之计,凭借一时的冲动,拉住一根救命稻草,金蝉脱壳。这不是爱,说的确切些,是他面对危难,尚存的一点恻隐之心,如果说有心想把伤害降到最低,也是以怜悯为底线的。因为他自始至终只是逢场作戏。如果说有点顾及和眷恋的话,那也将是日久滋生出的同情。正如当初,二子活着的时候,整日觉得他是个累赘,碍了他们的眼,等真的离开,不舍的感情还是存在的。养个小狗小猫还不舍,别说是个活生生的人啦!
柳树与她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不是一路人,无论怎么样的努力都是枉然。两个寂寞的灵魂,在荒寞的山里相互寻求着慰藉,永远不会产生像爸爸妈妈那样的旷世之爱。本来就生活无望,无所追求的凤絮儿,已经满足了。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最起码打发了她本早就该属于死神的时光。
凤絮儿没有答应林老太太的请求,因而有点恼怒,本来有所平复的心情,似乎比先前更加坏了。她整日哭哭啼啼,沉浸在失儿的痛苦中,让人看了禁不得心中流泪。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