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泱泱二千载,岁岁酋屠城!路边无名骨;青史留名贤!

第(1/2)页

壮硕的青年,眼神闪烁。

声音中的蛊惑之意,无比明显。

魏老汉,此时明显已经有些动容。

杨书生则半垂着眼帘,神色复杂。

“桃花源……真的能建造出来吗?就算建造出来,老百姓,真的能住进去吗?”

“我老家和魏老汉在一个地方,只是因为家中叔父,曾考取过功名,后来又及时投靠了伪齐,这才比其他农户家的子嗣,多读了几本圣贤书!”

“但是这圣贤书啊!越读越是心寒,越读越是心酸,《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但是有宋百年,儒家天下,老百姓年年起义!”

“一颗汗珠子摔地上分八瓣,一年到头土里刨食,能吃饱就不错了,《清明上河图》,《汴京梦华录》,市井生活再繁荣跟我们有关系么?大宋朝臣们,甚至觉得,一般农民,基本不会用到银钱。”

“穷乡荒野,下户细民,冬至节腊,荷薪入城市,往来数十里,得五七十钱,买葱其益酸,老雅以为甘美,平日何尝识一钱?”

“富商大贾,藏银者或有之。彼农民之富者,不过占田稍广,积谷稍多,室屋修完,耕牛不假而已,未有尝识钱者矣!”

“连钱都不认识,谈什么民为贵……乡野之间,多是以物换物。”

“我们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个时候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连田租也交不起,有的人家,要养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干活!”

“桃花源,真的能建造出来吗?真的有传说中的盛世吗?”

“泱泱二千载,岁岁酋屠城!”

壮硕青年,这一刻,第一次,身体本能的颤抖了一下。

他盯着杨书生,表情少见的有些不可思议。

他似乎没想到,眼前的一个金人签军里的落魄书生,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而杨书生此刻更是低下头,表情悲苦。

“而且就算如你所说。”

“宋金之间,大宋真的赢了,先不论我们这些,曾属于伪齐的平民,能否被朝堂正常对待,大宋的一轮苛税征调下来,我们活得,没准还不如在金人治下。”

“当年,五代十国的搜刮名目,在大宋,大有保存下,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宋赋、役几十倍于汉,除了田赋等正税之外,还需要承担各种杂税、身丁税、科率、和籴、和买……”

“更可怕的是,民户出了免役钱后,依然要服劳役……我们家乡的老翁都会唱的诗……小民有田不满十,镰方放兮有菜色。曹胥乡首冬夏临,催科差役星火急。年年上熟犹皱眉,一年不熟家家饥。山中风土多食糜,两儿止肯育一儿。只缘人穷怕饿死,可悲可吊又如此。有司犹曰汝富民,手执鞭敲目怒视。”

“欧阳修都说我们大宋的百姓,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簸糠麸而食秕稗,采橡实、蓄菜根以延冬春”。

“乡村农民,少有半年之食。田野之民,食糟糠;山居之民,尽掘蕨根而食。”

“宋金交战后……饥民死者盈川,群目所视。小民艰食,或有携妻子赴井同死者,或有聚众强籴而相杀伤者,或有逢县尉而持刃拒抗,而出兵掩捕。”

“县无完村,村无全户;阖门饥死,相率投江;枕籍而死,不可胜数。甚者路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