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最后的北伐;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

第(1/2)页

林珏听着张达的声音,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沉默良久之后。

林珏才声音低哑的开口。

“我没有出现,也没关系吧!岳帅,最后,不依然,带大军,直捣了黄龙府?”

张达回头,深深望了林珏一眼。

“是吗?你是这样觉得的?”

“那次北伐,算是岳帅的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林珏不知为何。

在听到那句“最后一次北伐”时,心脏狠狠地跳动了一下。

他眉头紧蹙。

“什么意思?”

“最后的北伐……是指岳帅直捣黄龙,已无再北伐的必要,还是说,岳帅出了什么意外。”

张达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带着林珏,来到一处小院儿的门口。

小院儿里,有袅袅炊烟飘出。

篱笆圈出的篱笆院很是规整,里面还能看见,堆好的柴火垛。

但是张达没有带着林珏,立刻走进小院。而是幽幽开口。

“淳熙十年,虽然金辽南下极快。”

“主要的意图还是劫掠。”

“而女娲河以北的各地兵马,虽然散乱,但毕竟也曾归于岳帅统制!”

“自岳帅重新披甲,率军北上后,各地乱军,原抗金义军,快速整合!”

“仅有六个月,就重整北地义军,杀得金辽两军,溃不成军,丢盔弃甲。”

“而后再次北上,这一次,决心誓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张达的声音,在这时一顿。

“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进程,并不顺利……”

“最大的不顺,起于燕云十六州的百姓。”

张达无奈的一叹。

“多年以来……燕云十六州,虽不再是汉土,但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一直自认为汉民!”

“有宋以来,大宋数次北伐燕云十六州,都有百姓来迎接宋军,不仅当向导,还曾到处击杀契丹官吏军队。”

“当年辽朝末年,要不是燕云十六州的人民各种联络大宋,为大宋提供各种辽国和金国作战的情报,并且积极穿针引线引导宋金结盟。恐怕这燕云十六州,以当年宋廷的昏聩,连个毛都捞不到。更不可能短暂收复!”

“在宋辽最后一场大战,幽州城巷战中,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了能帮助宋军,积极为宋军指明城内情况,并且积极协助宋军行动。”

“甚至,在宋军被辽军打的大败要溃败的时候,为了能让宋军重新振作起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拆除了幽州护城河上的吊桥,为了就是能让宋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宋军宁可淹死在幽州的护城河里,也不愿意回身与辽军血战。”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大宋,仁至义尽啦。可是大宋,却一次又一次把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出卖。寒了燕云多少百姓的心!”

“尤其是淳熙七年那次……”

“由于岳家军的强势,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本以为再次看到了希望……不少燕云百姓,甚至也自发成了义军,也打起了“岳”字旗,就盼着,岳家军,将燕云收复!”

“可是最后……大宋让那些百姓失望了。”

“岳家军,让那些百姓失望了。”

“岳帅回朝,大军回转。”

“在燕云之地,打起“岳”字旗的燕云义军,一下子成了孤军,成了笑话。”

“而原本肝胆俱裂,本来都打算把燕云十六州舍弃的金人,见岳家军,没有继续北上,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把屠刀和愤怒,发泄到了燕云百姓的身上。”

“那几年,燕云百姓,日子不好过……非常不好过!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所以三年后,待岳家军,重整山河,再次杀来时,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却已经不再信任我们了……”

张达低下头,少见的陷入沉默。

林珏站在张达身后,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又是谁的错!

燕云十六州,被割去近两百年。

一百多年的期盼,在一两年之间全部败光,燕云人民认不认可宋?

等了一百多年,等来的却是什么?

先是北宋宣和二年。

宋金达成的海上之盟,宋金两国约定合击灭辽,事后两国以长城为界,以北归金,以南归宋,以前每年支付给辽的岁币在灭辽后按例转付给金朝。金人一开始是打算履约的,可架不住大宋战五渣的同时还敢让太监领军!

虽然集中全国禁军精锐十五万人打进了辽国析津府,也就是唐幽州,后来的京平!

但很快又被只剩最后一口气的小股辽军杀了个回马枪,宋军以为辽国援军来了,害怕被合围,军心立刻涣散,阵脚大乱之下之下被辽人一鼓作气撵了出来,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带兵伐辽的童贯害怕自己在前线吃败仗的事被皇帝追究,居然用重金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