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肉弹攻势

第(2/2)页

阵地的位置。
崇明岛此时人烟稀少,滩涂上遍布着芦苇。因为是冲击湿地,很少有高大的树木,因此日军飞行员视野开阔,极容易寻找目标。萧瑟的冬天,也让能见度极佳。
远远地,在深入长江里的一处岸上,抬起几处乌黑的炮口。运气极背的飞行员在经过重重险阻好不容易脱身,却又一不小心碰上了中国海军第二个高炮连阵地!
双方几乎同时发现目标----准确地说,是中国高射炮部队先“倾听”到日机巨大的轰鸣声,然后日本飞行员“看”到了向自己转动炮口的高射炮群。在发现重新陷入重围时,人民军炮兵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根本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日本飞行员的好运终于用尽,他驾着冒着浓烟的飞机向远处栽去。至于为什么不用降落伞,在场的中国军人没人去考虑。
同样的一幕在之后重新上演。日本航母“赤诚”号独竖一帜的三层甲板结构让日机的进攻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添油”战术倾向,让数量本来就不多的舰载机不断地陷入与地面防空部队的纠缠中。
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的战术,他们也只有像投火的飞蛾不断栽进巨大的坑中。以至于整个战场,就是一场用人肉堆积成的屠宰场。
凭心而论,高炮营不至于有这样突出的表现的,如果数十架日机全面进攻的话。可是每隔一个小时的搏斗,让中国的小伙子们越来越熟悉手中的武器,打起飞机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可比平时打气球的训练痛快多了!
这一切,在航空母舰上静静等待的山本大佐是不知道的,或者是无能为力的,亦或者是不愿意去想象的,他只是机械地命令一队又一队的舰载机再度起飞。
算时间,第一波飞机无论轰炸结果如何,也该返航了。这么长时间的滞空,油料绝对会不足的,飞机不像车辆,它的趴窝只能有一个解释----它们再也回不来了!
从中午到傍晚,断断续续地只有几架飞机返回来,在偌大的甲板上,它们显得是如此寒酸。山本五十六心在滴血,从飞行员的报告中得知,他们遇到了人民军防空兵优势的火力,一个波次仅仅十余架飞机是无法冲破弹幕的。
如果不是蹩脚的三层甲板,同时出动几十架舰载机绝对是一股惊人的力量,让有限的防空炮火力无法覆盖,最终突破并给中国军队以重创。
而且培养一个舰载机飞行员是如此费力,这些优秀的空中骨干要远比飞机的损失来得大!
不过山本还是有少许收获:有侥幸逃脱的舰载机飞行员在长江里看到排列严整的潜艇群自上游驶来。
根据情报,长江舰队的两支潜艇大队分别驻在宁波象山、大榭岛,现在在舟山群岛里躲猫猫----尽管开战以来,中国的潜艇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价值,作为唯一能够对日舰造成实质威胁的舰种,日本海军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空、浅、快”,已有两者初露锋芒,日军又怎么会掉以轻心呢?
这又是哪来的潜艇群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