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工程机器人八带

第(2/2)页

之意,造机器人替代人工。

        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不由得北冰洋不珍重,虽说真看不上赵如意之做派,虽说不明白国家之意图。

        国家及正义,北冰洋并无牢骚,却喜不自胜。

        攀山筑基之事,不是朝夕可定,需要现场勘探对比。

        赵如意自无不许,遂迁人安排喜马拉雅之行。

        喜马拉雅所铸工事,看似简单,铺设一条直上直下的轨道,奈何山路陡斜,冰雪覆盖,去冰凿石,添砖加瓦,非人力所能及。

        喜马拉雅总工程师周震,用近乎哀求的态度请教北冰洋,环境恶劣要不是国家大势所压自己也要跑路。

        需求两部分,除雪,凿岩立柱灌浆,成就雄威建筑,所为何事周震自不敢问。

        视察岩壁环境,北冰洋头脑中构造开工利器,所求者无外乎站稳脚跟,钻孔,输料,灌浆。

        告罪回云来山庄,时间紧迫,中间赵如意来过,北冰洋视而不见,隔阂犹在。

        北冰洋思考良久,多日没出工作室,眼圈熬的通红,终于构思手绘出机甲构造。

        八条机械臂,柔性可控,每条手臂分为十二关节,每个关节都有一台小型电机,配合耗材钻头和自动膨胀螺杆,在不规则的山体上先通过小膨胀螺丝固定机体,臂展30米左右,固定后,中间机甲配备一套钻孔电机。

        通过八爪定位,机甲控制钻孔机移动钻孔,吊装粗钢筋定桩,再装加细钢筋定型,再灌浆,机甲取名八带。

        八带适合攀岩,自带激光定位,自带钻孔机,自带输料机,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环境,配置的工具决定其用途,机甲电控,需要配置很长的电线,链接山脚的变电站。

        等图纸一出,立刻联系延春商量八带柔性连接可实行性,又找万万设计编程,可视技术,铺设线路,一番忙活终于定型,各自发工厂生产配件。

        时间越来越近,国家任务重于泰山,使命必达,几天内配件一应俱全,北冰洋开始装配,尺寸有误差的自然用微型五轴中心修复重新打样。

        忙活一周后,终于八带面世,外形看来就是八条腿的机器人。

        中控模拟系统,通过定位八爪位置,两点一面。

        样机很快交付使用,北冰洋再次来到喜马拉雅,展开测试。

        最初人工搭建已经完成了100米的高度,再往上因为天气原因事故频发。

        从运输箱里把八带的各个配件拿出来,一一组装起来,激活。

        八条触角啪嗒啪嗒的律动着,快速撑起机甲身体。取来钻孔机递给八带。

        八带的机体取过钻孔机,八条腿律动着攀上岩石,先是两条触角接触山体,触角上的钻头钻孔,然后膨胀杆插入涨开固定,依次操作最终八条腿全部张开固定好,这样八带的机体就垂直立在上体上了。活像一只坐在网中间的蜘蛛。

        根据施工要求,定位打孔后,八带通过绳子吊起钢筋铆进山体,依次操作半天的功夫一台机甲就打了两排2米高,30米长的固定桩。

        有了这些固定桩,八带卸下钻孔机,开始用双手在固定桩上编制钢筋定型。

        灌浆开始,现场工作人员将水泥石子等商砼灌入钢筋间隙中,期间八带就负责调整灌浆位置,满打满算耗费一天时间就铸造了两米高的工事。

        周震很满意,他说随着高度增加,因为要依附山体建造一面直上直下的纯九十度的墙壁,需要填充的材料会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高,同时气候更加复杂多变,这些危险的工作就需要八带这样的机器人来操作了。

        此行,北冰洋和万万把操作,维护相关资料交给工程队,同时从赵如意那里拿来了机甲订单,十台。

        定价的时候,北冰洋核对了一下生产周期,耗材,人工每台报价20万,又被赵如意骂了一顿“就算你那技术不值钱,我那几个侄子的高端技术供应就这么被你给贱卖了?”

        北冰洋自然没有顶撞赵如意的勇气了,而且还是第一次见到买东西的人要求涨价的。

        “哪你看给涨个五万?”北冰洋试探地问道。

        最终北冰洋又是茶水洗面,非常仗义的赵无泯再次事后现身,定价500万,赵如意才满意,指点了一番北冰洋离开了,留下北冰洋目瞪口呆,掰着手指算了半天,在哪里呵呵的笑了起来。

        赵无泯看北冰洋财迷的样子却没有点破,而是考虑是不是要给北冰洋配一个成本核算师。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