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章 做有心人

第(1/2)页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盛书记肯定是一番好意。

        不管怎么回事,学了再说。就算是自己自作多情,至少没有什么坏处。

        所以。春节期间一有时间,钟成就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他最先学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然后又把行政管理学学了一遍,很多东西他都能倒背如流。

        盛书记送的那本党代表的资料汇编他放在最后开始学。

        因为他坚信学了会有好处,所以像会议文件这样的东西他也一页一页地挨着往下读。那种认真的劲头恐怕要比许多参加了党代会的人都要足。

        第二百八十五页看完时,他翻过来一看,发现前后的内容衔接不上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快他就知道了原因,原来是挨着的两页被粘着了。

        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把它翻过去算了。毕竟,里面都是些枯燥的文件。

        但钟成和别人不同。他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将粘着的两页裁开了。

        裁开后,他发现第二百八十六页的下面有一行字:

        钟成,如果你看到了这行字,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如果在二月十七日以前看到,请与我联系。如果在此之后,我只能遗憾地对你说,你与一个机会擦肩而过了。盛全发。

        钟成看了看日历,好险!今天是二月二十六日,还有一天就过期了。

        钟成回想起当日的情景,难怪那天盛书记进书房时花的时间较长,原来是进去布置“机关”去了。

        他赶紧拨通了盛书记的电话。

        “盛书记,今天才看到你的留言,不知道您觉得晚不晚?”

        电话那头传来了盛书记爽朗的笑声。只听盛书记说:“钟成,不晚不晚!你果然没让我失望。我给你说实话吧,年前我送了三本书出去,每本书当中都布置了同样的机关,可惜到目前为止只有你一个人打来了电话。”

        钟成问:“还有哪两位啊?我想知道您能给我一个什么机会?”

        盛书记说:“那两个人是谁你就不必知道了。我可以透露给你的是,他们都和你一样,是年轻的正科级干部。情况是这样,省里要在全省范围内,从正科级干部中通过考试来选拔十名提拔成副处级干部。我们市有一个名额,考试的内容就是我给你讲的内容。”

        钟成问:“什么时候考?”

        盛书记说:“三月一日!”

        好急!幸亏自己扎扎实实地学了一段时间,不然,现在突然要自己参加考试也是白考。

        不过,钟成并不理解盛书记的做法。既然有这样的好机会,既然想把这个机会给自己,为什么不提前通知自己做好准备?非要采取这种暗示的方法?如果不是自己有心,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指标。

        盛书记好像知道他会有此一问的,告诉他说:“这个方法是省委赵书记给我们推荐的。我们也觉得这样既有趣,又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所以我和周围县市的几个书记都采取这种方法来选拔自己要推荐的人。我们要的是踏实细心,勤奋实干的人,不是那种考试机器。你知道菩萨来凡间点化凡人成仙,有个什么原则吗?

        钟成说:“不知道,还请书记指点!”

        “菩萨只点化有缘分的人啊!你就是我心目中的有缘人。好好努力吧!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

        原来省委赵书记是一个曾国藩谜。他特别欣赏曾国藩时时处处都能做有心人。那天,他给县委书记们讲了曾国藩升官的一个有趣片断。有一次,道光皇帝宣旨在宫里的某个宫殿里接见曾国藩,但曾国藩在殿里等了一会,道光皇帝却迟迟不到。

        皇帝不叫他走,他也不敢走。曾国藩闲着没事就将宫殿墙壁上的所有对联、文章都背了下来。日落时分,道光皇帝才叫人来通知他接见时间改到第二天。第二天,道光皇帝就问他昨天在宫殿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曾国藩自然倒背如流,赢得了道光皇帝的赏识。

        过了几天,曾国藩就从四品官升到了三品官。

        赵书记因此隆重推荐了这种选人方法,他相信,像这样选拔出来的人一定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有心人。这样的人当官后一定能把事情办好。就像曾国藩一样。

        晚上,钟成才将参加副处级考试的事告诉了安若素。

        安若素说:‘这是大事。要不这几天你到我家吃饭,我来伺候你。这样你可以全力以赴应对考试。”

        钟成说:“怎么忽然对我这么好?”

        安若素说:“当然是想沾光罗!你要是升官了,我也有面子嘛!”

        钟成说:“得了吧。你一个干部千金,还在乎我这点小乌纱帽。我知道你还是喜欢我的,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