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和打人了?

第(1/2)页

  东野广泽随后又在网上搜索了《朝阳周刊》的相关信息。
  朝阳周刊发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于1983年3月发行首刊,迄今已有37年历史。
  几十年的杂志,可以说是有些岁月了,但和周刊少年Jump,Sunday,Magazine这些老牌漫画杂志社比起来,时间差距就太大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蒸蒸日上,“朝阳”代表着初升的太阳,渡边一夫的父亲和宫沢平创立朝阳周刊,想来也是怀着雄心壮志。
  但现实很骨感,尽管那时候经济很好,但漫画周刊市场,早已被那些大杂志社瓜分得差不多了。
  渡边一夫的父亲,也是有钱有干劲的人,但那个时候,想从那些大漫画杂志社中抢到好的稿子,难度实在太大。
  朝阳周刊基本只能挖掘新人漫画作者,发展得很辛苦。
  挖掘的新人多了,总是能挖到一些宝。
  经过上十年的发展,朝阳周刊的销量一度接近60万,并且维持了好几年。
  但那好几年,也是漫画杂志社最后的荣光。
  自进入新世纪开始,各大漫画杂志社的销量都开始飞快下滑,朝阳周刊也不例外。
  朝阳周刊销量每况愈下,读者越来越少,投稿的漫画作者也越来越少。
  周刊能维持到2020年的今天还没闭刊,是因为周刊上还有两部超长篇在连载。
  一部《警察故事》,一部是东野广泽在内木智晶愿望委托上提到的《小镇一家》。
  东野广泽稍微查了一下,警察故事和乌龙派出所差不多,讲一个中年警察在警署的日常故事。
  小镇一家,讲的是北海道海边一家人的温馨日常。
  两部漫画都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连载,迄今已连载近三十年。
  在连载最开始时,这两部漫画都算比较有趣,朝阳周刊销量能接近60万,少不了它们的功劳。
  但日常故事,长期连载的瓶颈肉眼可见,有趣的日常故事并不是想画就能画的,无论再怎么添加新的出场人物,内容也避免不了重复,变得平淡。
  中间有一段时间,两部漫画都有过不同时间段的休刊,作者不知道干啥去了,但最后还都是回来继续画这两部漫画。
  越画到后边,两部漫画的故事已是越发的显得平淡。
  但对不少人来说,每周看这两部漫画,已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买一份周刊用不了多少钱,他们就一直保持着购买习惯。
  这些也基本是朝阳周刊最后的读者了。
  朝阳周刊这些年虽然努力发掘新的漫画作者,但有潜力的作者,早已是被那几家大杂志社预定并且培养了,给朝阳周刊投稿的,质量都是惨不忍睹。
  到近些年,朝阳周刊已是完全靠着《警察故事》和《小镇一家》活着,新连载没有任何一部能活过20话。
  除了新连载质量的确堪忧外,朝阳周刊读者的口味,也和这些新连载的作品十分不合。
  警察故事和小镇一家,描述的其实都是80年代的故事,画风整体散发着一股时代的气息。
  这两部漫画的题材本来就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画风还如此的古老,自然是无法吸引到什么年轻的读者。
  在网络上,朝阳周刊甚至有着“老年人周刊”的称呼。
  当然,更多年轻人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本漫画周刊存在。
  如今,长时间的连载之后,警察故事和小镇一家的漫画作者,也是真的感到疲倦了。
  这些年两部漫画作者不时就会有一位休刊,而在三个月前,《小镇一家》作者宣布,将会在今年年底,将漫画完结。
  朝阳周刊就靠两部漫画撑着,《小镇一家》的读者比《警察故事》的读者还多不少,小镇一家完结,没有新连载能续上,周刊那是铁定只有闭刊一条路。
  恐怕这几个月,渡边一夫已不知道找了多少人。
  但哪个漫画作者,愿意在这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上,拿自己的心血作品来赌一把呢?
  要知道,朝阳周刊销量最高时,也不到60万,现在销量更是只剩下10万不到。
  这已经可以说朝阳周刊一只脚踏进了棺材板了。
  他们的作品,要是那么的厉害,能把将死的朝阳周刊救活,那拿到那些大漫画杂志社去发表,分分钟爆火。
  这种境况之下,朝阳周刊编辑部倾巢而出,到漫展来找人,心态完全可以理解。
  就是不知道有没丁点的收获。
  “朝阳周刊,终于是要走到尽头了吗?”
  “没办法的事,能活到现在已是很努力了。”
  “我小时候的回忆啊,可惜后来连载的漫画都不那么有趣,看着看着就不想买了。”
  “小镇一家也终于要完结了,我现在都要比漫画里的角色年龄还大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