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1/2)页

由于前后齐王李佑谋反被赐死、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朝中多位参与谋反的重臣被诛杀,大唐朝廷上就像发生了八级大地震,从李世民到群臣都人人自危,以前的君臣之间信任感荡然无存!虽然这件事已翻篇过去了,但是对整个大唐帝国的影响还在继续,李世民对于太子党和魏王党的党争一事一直是痛彻心扉,不知如何处理,最终导致了大唐政局的重新大洗牌。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已成年的儿子只剩下了两个:24岁的皇二子吴王李恪与23岁的皇三子魏王李泰。但是,嫡子只有李泰与15岁的皇四子晋王李治。
  因此,朝中相当一部分大臣主张将李泰立为太子,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也是李泰,如此看来,李泰当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了。
  一日在家中,袁天纲与高淑行在闲聊时,高淑行对袁天纲说:
  “听闻朝中不少大臣给圣上保举魏王李泰当太子,看来他是名至如归了。”
  “那也不一定!”  袁天纲反驳道。
  “先生,您的意思是……”  高淑行不解地问。
  “魏王李泰当不了太子,因为长孙无忌不同意。”  袁天纲说道。
  “长孙阿哥为何不同意?”  高淑行更加不解。
  “因为如果李泰当上了太子,等圣上百年之后,长孙无忌就靠边站了。”  袁天纲说道。
  “唉!长孙阿哥太贪权了,不知道进退。我现在明白皇后阿姊在世的时候,一直不让娘家人掌权。”  高淑行感叹道。
  “权力就像是春药一样,人一旦上瘾,就永远不会放弃。”  袁天纲说道。
  “那长孙阿哥会推荐谁当太子?”  高淑行好奇地问道。
  “皇四子晋王李治。”  袁天纲说出谜底。
  “怎么会是李治呢?他生性懦弱,不是当皇帝的料。”  高淑行不解地问。
  “正是因为李治生性懦弱,等圣上百年之后,长孙无忌就可以效法汉代权臣霍光一样,李治会对长孙无忌言听计从,他就可以在朝中一手遮天。”
  “权臣不是那么好当的,历史上做权臣的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就像汉代霍光一样,整个家族被皇帝剿灭;要么就像三国时期曹操一样,将皇帝取而代之。”  高淑行深为长孙无忌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长孙无忌为了做权臣,在朝堂上铁血般铲除异己,但他最终会被李治铲除掉。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  袁天纲叹了一口气说道。
  “看来长孙家族将会有灭顶之灾了,看来只有皇后阿姊才能抑制他的危险行为,可惜阿姊已经不在了。”  高淑行深感遗憾地说道。
  事实上,袁天纲所预测的话正在成为现实。
  自从太子李承乾被废后,魏王李泰一直眼巴巴地等着李世民下诏命宣告他为太子,可是一连三天过去了,李世民那仍没有动静,他就想起了老师王珪的话:“想圣上之所想便是。”
  于是,在李世民接连杀一儿子李佑、废一太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