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唐俭隐退

第(1/2)页

原来前段时间,李世民对负责修国史的房玄龄说道:
  “前代史官写史书时,都不让君主看,这是为什么?”
  房玄龄回答:
  “史官的职责是:既不虚假地赞美君主,也不隐藏君主的任何罪过。假若君主看到史书中不利自己的事,必然会迁怒于史官,所以史官不敢把国史拿给君主看。”
  李世民说道:
  “朕的想法与前代君主不同。朕想亲自观看国史,想了解先前的过失,以史为鉴,你可以编撰好的内容呈上给朕看看。”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为此纠缠不休,不便于回绝李世民,只好找借口拖延多日不给《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
  李世民想篡改历史,房玄龄又不敢明着拒绝,只好拖延数日,实在是没办法时,他请谏议大夫朱子奢上奏言道:
  “陛下是圣主,在行动上没有过失,史官所撰述的,已经尽善尽美了。陛下如果想看,就阅览《起居注》吧。如果圣上打破这个君主不能阅览史官记载的惯例,如果您的子孙后代,恐怕偶有昏庸的君主,为掩饰自己的过错,必定会拿史官开刀。如此下去,史官们为了迎合君主,趋吉避害,明哲保身,对昏庸的君主所做的事文过饰非,那么中华几千年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前代君王不观看国史,就是为了这个缘故。”
  李世民不听从,非要看《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房玄龄无奈,只好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后,上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记载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事,对自己的光辉形象有所损害。于是,他自己悄悄地篡改了一些历史,添加了不少隐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迫害自己的内容,把自己写成为深受迫害而不得不大义灭亲的英雄。
  事后,李世民把删改后的《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还给房玄龄,还斥责他:
  “周公诛杀管叔、蔡叔而安定了周朝。朕就是效法周公的所作所为,史官对此有什么可隐讳的呢?!”
  过了十数日,李世民气消了,诏命在太极殿宴请三品以上的官员。在宴席间,李世民说道:
  “前些日子,袁爱卿所劝谏的话,有利、有益者各有三项:使得唐俭免于枉死,朕免于枉杀唐俭,袁爱卿免于曲从朕意,这是三利;又使得朕有改过的美名,唐俭有再生的幸运,袁爱卿有忠臣的美名,这是三益。”
  讲完话后,李世民赏赐袁天纲五百匹绢,群臣们都起身,拜伏于地高呼:“圣上圣明!”
  唐俭则立即出列奏道:“圣上,臣为私心而忘公义,私下请托盐州刺史张臣合购买自己家的羊,圣上应按大唐律法责罚臣。”
  李世民听罢,念及旧情,赦免其罪,将其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之职罢免,让他保留着莒国公的爵位回家去抱孙子。
  数日后,袁天纲专门去国公府拜访已赋闲在家的唐俭,他到府门口上前扣门上的铜环时,好久才有一位老仆开门。
  “老丈,请问唐莒公在家吗?”  袁天纲问询道。
  “我家阿郎说了,他赋闲在家,身体有恙,谁也不见!”  老仆说完就要关门。
  “你回去告知唐莒公一下,就说袁天纲来访。”  袁天纲笑着说道。
  那老仆听罢,关上府门进去禀报了。没一会儿,府门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