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又想换太子

第(1/2)页

皇太子李治的太子妃册立礼结束后,李世民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有些舒展。今年以来噩耗不断,魏征去世,齐王李佑因谋反被杀,前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嫡长女长乐公主生病去世。一年之内,他失去了两个孩子,流放了两个孩子,失去了一个旧友,这一连串生死离别的打击对李世民是非常严重的,严重损害了他强壮的身体和超级自信的心理,不经意间,他由一个万王之王的雄主,迅速地走向衰老。
  他开始犯猜疑症,他不仅猜疑身边的大臣,更猜疑自己的子女。他怀疑太子李治仁慈懦弱,害怕自己百年之后,李治当皇帝后是否能镇得住这些能臣悍将?对此,他自信心严重不足。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吴王李恪,这次李恪要去安州当都督(安州,今湖北安陆)。他将要出发赴任前,这些日子在宫中侍奉着李世民,与阿耶一起用膳。事后,李世民对房玄龄等大臣说:
  “李恪深得朕的宠爱,朕想和他多相处,但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朕不得不让李恪离开长安,去安州赴任。”
  房玄龄回答道:
  “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圣上威名远扬,统御天下,大唐各族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方法。”
  于是,李世民下决心让李恪去安州都督赴任。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想李恪了,就写信告诫他:
  “我作为一国的君主,统治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而地位显赫,让你作为屏藩保卫国家。你要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汉代藩王河间献王(刘德)、东平宪王(刘苍)的美德。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藩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你应该自励自勉,日日长进。你离开朕的身边,朕十分伤心、恋恋不舍。想送你一些珍宝,又怕助长你的骄傲与奢侈,所以告诫你这些话,作为父亲的教诲。”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恪出镇安州后,力荐当地贤才史苌出来做官,并将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感到非常欣慰。他常常拿李治与李恪做比较,越比较越觉得李恪像自己一样英武果敢,而李治性格懦弱,慢慢第开始怀疑自己选李治当太子是否是一个错误。
  一日,李世民私下对长孙无忌说:
  “你劝朕立稚奴(李治小名)当太子,但是李治生性懦弱,恐怕不能保守社稷江山,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明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做太子,怎么样?”
  长孙无忌执意劝谏道:
  “圣上,立皇太子是国之大事,岂能如儿戏一般换太子。况且李恪不是嫡子,他母亲又是隋朝亡国公主,按照立嫡不立长的宗法制度,万不能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听罢不悦,反驳道:
  “你就因为李恪不是自己的外甥吧,你才坚决反对立李恪为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