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殡仪馆百态,又一凶手被抓(两更合并)

第(1/2)页

  殡仪馆这样的地方,除了丧葬事宜之外,不适合大张旗鼓,拍摄团队一共就六个人。
  由景召主创,他和周自横联合拍摄。所有拍摄人员、助理、都要穿防护服。
  灵车驶过专用车道,在停尸间的门口停下,消毒水喷洒在车上。
  穿西装的男人下车:“这里是停尸间,遗体会在这边暂时停放。”
  他的同伴过来,和他一起将遗体从接尸车上搬到推车上。
  “放在停尸间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核对身份,还要给遗体消毒。”男人指了指停尸间里的灯,“里面有紫外线消毒灯,照完紫外线后,就会推去防腐间给遗体防腐。”
  他是接尸人,赵海。
  **
  防腐间的同事过来将消毒后的遗体推走,遗体来到防腐区。
  来的是一位女同事,她先向遗体鞠躬。
  “防腐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她说,“如果需要保存时间比较长,就需要打防腐针,短期的话冷藏就可以。”
  这时,另一位同事过来,无意间走进了镜头:“赵姐,准备一下,有具特殊遗体要送过来。”
  “好。”
  防腐间,赵金燕。
  **
  再往前是冷冻区。
  冷冻区的温度很低,一进门就能看见停放了两排的冰棺。
  在冷冻区工作的同事说:“楼上是传染病冷冻区,要有组长的卡才能进去。”
  业务厅的同事来找他:“强子,南康医院外借冰棺的清单我放你办公桌上了。”
  “谢了。”
  冷冻间,丁强。
  **
  冷冻区和整容区之间,还有个解冻区。给遗体化妆之前,有些需要先解冻。
  上午九点到十点是整容区最忙的时候。
  家属的声音被录进来了:“我妻子很爱美,要请您多费点心了。”
  去年来的实习生小李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我会把她化得很美。”
  “谢谢。”
  “不用谢,都是我该做的。”
  整容组,李爱国。
  **
  “耶!”
  一张大大的笑脸闯进了镜头。
  周姐刚好路过:“左小云,别捣乱。”
  “我没捣乱,我在测试镜头。”左小云冲着摄像机招手,“嗨,我是守灵厅的接待左小云。”
  四号厅有人喊她:“小云,四号厅的冰棺出了点问题,你找人来看看。”
  她噔噔噔地跑起来:“等着。”
  守灵厅,左小云。
  **
  与守灵厅相接的是告别厅,这里是举办追悼会的地方。
  三号告别厅里正忙碌着。
  “家属都到了吗?”
  “主持司仪呢?”
  “小丽,等会儿你负责放音乐,要放刘先生的歌单。”
  今天来的宾客都是来向刘先生告别的,所以要放刘先生喜欢的音乐。
  “花不够,你再去业务厅那里拿一点过来。”
  指挥现场的是这场追悼会的负责人——
  告别厅,麦亚萍。
  **
  穿过一条走廊,火化间在守灵厅和告别厅的后面。
  火化间的工作服是统一的,不论多热,师傅们都要穿藏青色的长袖长裤。
  “这些都是我父亲的‘宝贝’,能一起烧了吗?”
  镜头错开,没有让家属入镜。
  师傅仔细检查了家属递过来的物件:“手表不可以,其他的没问题。”
  “谢谢。”
  “还有四分钟,家属过来告别吧。”
  家属一一上前,绕着往生者走了三圈,一圈一鞠躬。
  师傅在最前面,念着往生者的名字。
  这位师傅是——
  火化间,刘明生。
  **
  业物大厅在殡仪馆的最前面。
  “我们馆一共有四种骨灰盒。”
  家属在问价格。
  工作人员耐心地一一介绍完,说:“价格您放心,是市民政局那边统一定价的。”
  家属犹豫过后,选了最便宜的。
  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并递上一袋丧葬用品:“这个您拿好。”
  “我没有订这些。”
  “这是我们馆里送的,每一位我们送走的往生者都有。”
  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孩子。
  业务厅,杨漾。
  **
  馆长的办公室在业务厅的一楼。
  馆长进进出出,忙得脚不沾地。
  “老白,你去看一下是谁占了灵车道。”
  进去没一会儿,馆长又出来。
  “十一点有家属要来看公墓,我有会要开,小漾,到时你带一下。”
  这边刚吩咐完,办公室那边电话又响了。
  馆长跑回办公室接电话。
  “喂。”
  “知道知道。”
  “还在尸检中心没送过来。”
  “行,我去看看。”
  馆长挂了电话,往尸检中心去。
  馆长,左毅。
  **
  镜头来到食堂。
  “兰姐,订的蔬菜到了吗?”问话的是一位短发、微胖的女士,她戴着口罩和厨师帽。
  兰姐说:“已经在路上了。”
  女士接了个电话后,冲厨房说了句:“家属说要再加两桌。”
  殡仪馆厨师,彭艳菊。
  **
  到这里,拍摄组已经粗略地走完了殡仪馆的大半圈。
  拍摄组又来到了整容区。
  走廊里有家属在争吵,是两位女士,其中一位挺着个大肚子,她被另一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