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还要烧开水吗?

第(1/2)页

氦3作为目前各种媒体吹嘘的未来核聚变清洁能源,也是目前对月球资源最好的宣传术语。
  什么一百吨就可以供全球使用一年,而一个月球上的氦3就能供整个地球用上万年。
  但是氦3真的就是未来核聚变最佳的燃料吗?
  不一定!
  这个结论目前还有争议,持不同观点的科学界大佬们也正在想方设法的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因为蓝星因为有大气层的缘故,导致氦3这种物质极为匮乏。
  因为目前所知,氦3这玩意几乎都是从太阳,也就是恒星中,随着太阳风粒子传播出来的,而大气层又正好阻挡了它的进入,导致蓝星上整个星球蕴含量不到500公斤。
  原料的缺乏,再加上目前人类对核聚变技术都不能算得上是摸到门槛,导致目前这个论点也没人能证明。
  不过章成铭有垚这个技术外挂,它的文明对氦3的了解就如同人类对石油和煤炭的了解一样。
  所以它清楚的知道如何利用好氦3.
  氦3的收集过程很枯燥也很繁琐,而且在进行三次后就要重新等待一段时间,不是等待设备冷却,而是等待外面的那个大真空罐排空刚才抽入的空气,以便尽可能的保持采集到的氦3的纯净度。
  在垚给章成铭的技术中,对后面一步使用氦3的设备要求没那么变态,但是对采集到的样本纯净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个和目前蓝星上掌握的技术正好相反。
  目前蓝星对核聚变的发生过程有一个极为变态的要求。
  就是要求反应过程中,反应装置,也就是高能加速器内部的要有极高的真空度,因为科学家想要的是粒子与粒子的碰撞,而不是粒子与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甚至容器内部残留的某些细微金属分子碰撞。
  若加速器内部真空度不够变态,则高能粒子束与残存的非目标分子对碰的几率增大,会影响粒子束的寿命。
  简单的来形容:
  高能加速器内部,真空度越高,效率也越高。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即便是在月球表面上,利用真空环境生产出来的核聚变堆也还没有达到科学家心目中理想的标准。
  要知道,月球表面的真空度已经是人类目前划分出来的真空级别最高的‘极高真空’,但就月球的级别标准,它依旧在每立方厘米内有八万个粒子存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垚对人类现在的核聚变研究路线充满了吐槽:
  “你们人类搞核聚变,就像花无数成本和资源,制造出来一个用钻石成本打造出来的建筑物,然后……找遍全球各种最昂贵名贵的有机材料,然后在十吨原料里挑选最嫩最核心的那一克,打碎碳化研磨后再加入一堆无用的香料,放到这个用钻石成本打造的东西里面……”
  “烧开水!”
  这个科学梗指的就是人类目前的能源史,不管是何种能源转换,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烧开水的转换方式来完成的。
  哪怕是牛逼轰轰的核电站,也是核反应放热后,加热内部的高温高压水,然后这些高温高压水把热量循环带到外面,传递自身的温度加热外面干净没有被辐射污染的水,用这些水产生的蒸汽来推动发电机组……
  这特喵的是用核燃料烧开水后,再用这些开水烧外面的开水这样套娃!
  虽说现在第四代核电站好像已经摆脱了这种套娃的形式,但是本质原理上……
  还是特么的烧开水!
  “说的那么牛逼,你特么的现在也不是离不开烧开水吗?”
  章成铭趁着外面的真空罐排空时间里,重新给安置槽内放入了三罐月壤后,这才没好气的反击着对方。
  听到这话,垚刚才还高昂的头颅顿时耷拉了下来。
  没办法,章成铭刚才说的这句话扎破了它心中的那点仅存的高傲。
  没有理会垚,有了一小瓶的氦3,章成铭拿着它来到旁边的实验室,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去年就开始一点点攒出来新设备。
  这个设备个头不算大,但也占了足足有两个柜子那么大,而且还没算上连接外面的管线什么的。
  里面有一大半零部件都是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企业里定制加工出来的,剩下一部分则是章成铭自己一点点的用改进后的电渣炉炼制出来材料,然后再加工出来。
  若不是去年高层已经知道章成铭有这本事能折腾出新材料,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和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这些材料每一样放到外面都能让材料界引起轰动。
  不说别的,就是里面那个常温状态下的超导材料……
  其优异的性能就已经完爆了无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指标。
  将这点氦3接入原料注入口,氦3随着管道‘溜’进了里面的处理器,在这里,会利用它自身质量轻的特性,再次最后进行一次“提纯”。
  也就是只使用上面的那一丁点。
  造成这个现象就是目前蓝星上的真空程度太差,如果放到月球表面上,那能获得到的纯度要比现在大很多。

  “来了来了!见证你们蓝星科技历史的时刻要到了!”
  垚再次打起精神,在耳机中嗷嗷着。
  章成铭开启了拍摄内部的定制工业摄像头,上面黑乎乎的一片。
  拍开了警告灯,这是在提醒着外面的人,里面的他接下来会进行极为危险且关键的实验,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扰。
  在确定一切准备都完成后,章成铭这才扭动指令开关,里面的机械设备立刻开始启动,将这些稀少的氦3,再次分段缩减用量,将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