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建新宋银行

第(1/2)页

  他一路走一路看,街道从城门口就铺上新式大砖,走进城来看到里面都是干净、平整的道路,整齐、清洁街铺。
街边的树木已经长得粗大成熟,枝繁叶茂,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一派和谐繁荣景象。
军情司的人居然将里面的小院留着,收拾得敞亮,他笑着问莹莹是不是舍不得这里?
莹莹说哪有啊,这是下边人做的哈,她根本不知道呢。
他说那就在这里住上几天吧。
红菱还是去她的院子里住,都保持着原样。
次日,杜通判和李祥英来访,他调侃说都是封疆大吏了,他们俩笑呵呵地说还不是在哥儿下面办差呢。
他说回去后组织工作部会对陕西路和汉中路做出调整,李新志和陈吉林去外线作战,不再担任这边的职务,他会建议他们俩起来挑大梁的。
第二天,晓军来了  。
说是送汪思贤回来的,老爷子已经住进了玉娇在新城给他买下的院子。
他才想起老爷子说过他不干了,老爷子精力还很充沛,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
两弟兄一起吃酒,晓军都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不像他,老婆一堆堆,人家只有一个。
他叫晓军把孩子带去让娘看看,晓军答应。
他说蒙军吃了一次暗亏,肯定会报复,要他那边小心点,敌人会走哪里来袭不好判断,但都离不开抢夺人口、马匹、粮食等战争物资。
下一步他会建议老曹在各个军试点,加快新宋军的军改。打造更多新式军队。
晓军说他这两年加固了关隘,加密了烽火台,防御能力较之以前提高了许多,还将边缘地带的牧民组织成巡防队,会紧紧盯住的。
有时候是百密一疏,不晓得那里会出纰漏,只能不断梳理,加固篱笆了。
下午,他去新区看汪思贤,老爷子着实老了一成,这是尼池叛乱事件给他的打击太大了。
直接将他大儿子的前途搞没,自己在甘肃也不好处。本来是金国遗民的标杆,却惜别金城来了汉中。
赵晓兵送上犍为特制的碧潭飘雪和峨眉的竹叶青,陪着他吃茶。老爷子和他一样,都钟爱竹叶青呢。
根根见针,清香扑鼻。
有句话叫竹叶青,平常心。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却不易了。
他说汉中还缺个委员,老爷子春秋正盛,再帮年轻人出点主意。老爷子说在金城干累了,想先歇歇。
他知道是还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就劝着去成都走走,玩玩。
老爷子答应,说要先在汉中住一段时间再去成都。
他建议要不同行,过几天他要回成都,一路走。
软磨硬缠的,老爷子终于答应了下来。
回去后赵晓兵心情不错,和莹莹,英英、红菱一起吃酒,红菱说汪老头子架子大的很,脾气和汪家老大一样,都倔,死要面子害人。
他才不敢说什么呢,这里关系太复杂。
酒到微醺打住,趁着好天气和莹莹,英英去深度探讨人生了。
两日后,他接了汪思贤乘船直下成都,这两年骑马,屁股都满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