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院落夜话

第(1/2)页

晚饭过后,想休息的人先休息,余下的祝宁两家人坐在三和院里开始聊三和院的过往变迁。宁母让健安和南桥把正屋和伙房的方桌移出去拼成长桌,摆上水果、瓜子花生和卤肉,配上黄酒,花茶和绿茶各上一壶。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边喝,十五月亮十六圆,今晚刚好是十六,繁星满布,月光清澈,民间传说只有修行好的人离开之时才会遇上完美的天气。

        健安负责添水倒茶倒酒,烧艾草熏蚊子。明天大部分的人就要启程了,心中纵有千种不舍万般难过还是要坚强面对。奶奶经常说她如果哪天离开了,是高寿,所有晚辈亲人应该为她高兴而不是难过,她不想听到乌泱泱的嚎哭声。

        许董与几位同辈坐在靠东边,其他人挨着坐。之前只听说黄酒是炒菜用的,来郧县才知道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许瑞问悠然酒量如何,悠然摇头,她喜欢吃肉,酒量不行,但今晚,就当饮料喝。三和院的酒仙是二哥,如果把他能放倒算是他的本事。许瑞抱拳佩服,要不他和南桥等人轮流陪着他喝。

        少恒连连求饶,这都是悠然瞎忽悠的,以他的经验,南桥这种不声不响的人才是隐藏高手,问他是不是能喝。南桥有点不好意思的摇头,他也很少喝到极限,不知酒量到底是多少。众人一听,酒还没到嘴里就开始亮出底细,一人先来三杯,敬祝奶奶,敬在坐的长辈,敬他们这次的团聚。于是男士们喝酒,女士们喝花茶。金银花和野菊花是母亲亲自采摘晾晒的,奶奶常年喝蜂蜜和花茶,身体才会那么健康。

        悠然看着三和院附近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问父亲是不是三和院附近又多了些邻居,这几年也是不经常回来。父亲说是的,自从健安考上北京读书后,好多其它村的人也到这里买地盖房。本村的人有的去了十堰市或大城市,有人买他们的地也是刚刚好。

        现在流传郧县以后升级为郧阳区,那么我们村离县中心最近,加上合作社、晒酱厂和产业园的带动,起码也会成为副经济中心。以前村民不懂这些,随着一些年轻人出去闯世界,也把很多外面的理念带了回来。原先去古树的那条路两边听说要规划为高层综合小区,也就是说以后咱们老百姓不去大城市也可以住进高楼里去。

        悠然一听父亲都能理解得这么透彻,证明郧县这几年确实发展得很快。首先村民的思想意识超前了很多,大家愿意跟着大政策发展乡村经济,相信家乡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地皮越来越精贵,那么三和院这样的大院子以后恐怕还真是独一份,相关政策肯定再也不允许私自盖这么大的房子吧。这不仅仅是大院,也是亲邻友好的样板,如果按照独门独户对比,还是孙家的房屋占地面积大,诊所面积就有两百多平米,后院除了住房还有个很大的花园式的院子。种菜养花果树样样都有,角落里砌了一个小鱼池,全家吃鱼基本不用买。只是他们已经在县城跟前,拆迁是不可避免的了。孙家简直就是隐形的大富豪,以后的拆迁补助款都要数到手软。

        少勇大哥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