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哪管那洪水滔天

第(1/2)页

调教异世界乱世我当王第134章哪管那洪水滔天“败家就败家吧,起码钱都花在了刀刃上。”王玄虽有些肉痛,但仍自我安慰着。

        “陛下,內库给军方拨款本是分内之事,但给各地方拨款,还是走政务院财务部比较稳妥,那些个镇长区长滑溜的很,臣担心他们夸大其词,挥霍内币。”张云道。

        此时,他全然将自己从內库‘顺’了三百万的事给忘记了。

        自打王玄大把大把的金币撒下去之后,内阁便感到了不安,没了财权,还能剩下啥?

        宪法虽然赋予一国之君做任何事情的权力,但,有些事还是循规蹈矩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眼前的这一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政务院是中央行政单位,理全国大小政事,即便王室要拨款,也应该走政务院的流程,除非是特拨专款。可这笔一千三百万的款项不是特拨,只是政府规划建设的补贴而已。

        “那是,总理说的是,下回改正,啊。”王玄陪着笑赶紧认错。

        “臣不敢,臣只想为陛下分忧,将吉祥治理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别无他求。”

        “总理之心我自是知晓的,总理提醒的对,也提醒的及时,这件事确是我做的有失妥当,下不为例。”

        王玄上前将张云扶起,又是一顿安慰,并保证类似事情不再发生。

        张云见王玄态度一如从前,便放了心,行了一礼后离开,一举一动都是教科书般的规范。

        十月底,吉祥各地开始了大建设的筹备工作。

        新北镇、湖北开发区、湖东区包括新宋镇,劳力均开始收紧,很少有人再往吉祥城挤了。

        各地工程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再加上农忙,人力居然也不富裕了,这在吉祥城可不多见。

        张云坐在会议室首位,看着各地上报近期动工的工程明细,有些为难。

        这都是王玄惹得祸,有点钱就……

        人有钱了会干嘛?

        自然是花钱,起码是理性的花钱。

        “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内阁五人均在,建设部的郑三也列席了会议。

        “我认为是好事,忙碌些总比清闲些要好。各镇区呈报的发展规划也符合巡视组的调查结果,这些申报的项目是之前就定了的,只不过资金提前到位,相应的工程也提前开工罢了。”孙兴道。

        “若是劳力可以满足,早开工早得利,没什么不妥。”赵小山也赞同孙兴的意见。

        随后,张云把目光转向了王志。

        王志好似有所感应,稍作思索后道,“劳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具有相关经验的技术工人却是不足的。且,吉祥从未同时开工如此多的大型工程,特别是规划外新增的。早些时候虽然工程不少,但其性质与今不同,那时各项人才所需不多,稍作流转便可应付。如今重复性工程不少,同类技术人员需求量几乎翻倍。人手不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是大问题,所以,我认为各镇区的施工还是分下先后比较稳妥。”

        这是老成的法子,吉祥各方面的熟练工人还是较少,随着摊子的铺大,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如今政务院已发现了隐忧,正在拟定政务人才培养方案。

        王志的话很少,但每每都很有力度。

        作为‘草根’出身的首届政务委员、内阁大臣,王玄很看重王志,也很尊重王志。

        王志与赵升、张云二人,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私人关系都很融洽,人品有口皆碑。

        所以,偶尔对他有些看似猛烈的攻击,实则伤害不大。

        只要他自己不犯错,就没人动得了他。

        “刘娜委员有何看法?”

        张云问刘娜,她掌管着人力资源部,对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占比都非常清楚,由她小结,比较有说服力。

        “我个人是倾向于王志委员的说法,同类工程可以错开一段时间开工。”

        清脆悦耳的女声带着与生俱来的磁力,自然的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洛施粉黛的瓜子脸,呈现出女性成熟的魅力。

        无疑,刘娜是为数不多的知性美女之一,有些职业女性的影子,较为干练。

        “像绿化、湖堤、河堤建设都是首次大规模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困难,甚至是走了弯路。我们精通绿化与湖堤、河堤修理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只能应付两处施工,否则将捉襟见肘。若几处工程同时开工,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一旦出了差错,那造成的损失就大了。若是分了先后,有了前车之辙的借鉴,后续工程不仅会少走不少的弯路,也会节约下不少的建筑成本。”

        显然,刘娜是倾向于王志的意见。

        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她最理性的时光,再加上思虑周全,办事稳妥,也不怪王玄欣赏了。

        张云仔细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少倾,抬头问众人是否还有补充意见。

        局势很明显,大家对新增的工程是持赞同态度的,区别只在于时间的先后罢了。

        孙兴与赵小山虽然认为同时施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承认王志与刘娜想的全面,说的有理。

        他俩不发声,郑三自然也没发声的资格。

        张云有些头痛,这种二比二的情况出现了好多次,完全不像赵升时代那么的无私与统一。那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成了一起欢笑,事败了一起总结,然后再接再厉再战高峰。哪像如今这般,看似一团和谐,实则动作不断,他的压力不小。

        “建设部有什么意见?”

        得,张云最后还是想听听建设部的意见。

        他很清楚,若是王玄在此,以他的性子是绝不会做裁判者的。

        要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