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你们真没见识,暗自震惊的君臣!

第(1/2)页

李世民沉默不语。

        他拿起茶杯,倒满,一口喝完!

        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任谁都无法抹去。

        哪怕他当时确实是被李建成下了毒酒,为了自保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但,做了就是做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有些苦闷,心理沉重,苏毅说得不错,既然做了,那就得要认,后世千秋万代,都是不可避免说起他做的这个错事。

        “但是”

        苏毅却话锋一转,“在我看来,他虽然不是个合格好人,却是一名合格的君主,是一名足可以流传千古的明君。”

        “从玄武门之变到如今,武德九年到贞观元年的那个渭水之变,他积蓄实力,任用贤臣良将,广开言路,对内改革弊端,实施富国强兵之法;对外则是整顿军队,方才有如今的一举荡灭突厥之举措。”

        “从这一点来说,他不愧为明君,同时,他也让百姓开始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如果能继续保持的话,未来,他将会是一名好皇帝。”

        不是好人,但是个好皇帝?

        这个观点,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自问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一刻都不敢放松。

        考虑的事情都是天下社稷和百姓安泰。

        所以,他认为自己能够担的起好皇帝这三个字。

        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李世民这般表情变化,纷纷暗自在心中松了口气。

        这个苏毅,真是平常看起来好好的,结果,差点把他们的吓出病来,随后两人又对视了一下,又不禁摇了摇头。

        苏毅,这个李靖评价过的国士无双的人,他的才学谈吐和胆识,让他们这两个宰相,都不禁感叹和惊叹。

        李世民冷静下来,嘴角带着笑意,说道:“既然如此,那苏公子可知,如今盛世初显,我们大唐的国力不断增强,四方来朝的景象,已然不远矣。”

        “确实如此。”

        苏毅不由得想起后世史书上,描绘着大唐贞观之治,永徽的贞观遗风,再到武则天的武周国力巅峰,直至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那都令后世子孙无比怀念。

        李世民更是问道:“苏公子,也不用叫我李先生,就叫我老李,就成,那我就称呼苏公子为立恒如何?”

        苏毅也是无所谓,说道:“无妨,名字称呼就是一个形式。”

        “哈哈哈,好。”

        李世民很是高兴,就继续问道:“如今我听房相和杜相说起,吐谷浑派遣使团前来,说是仰慕大唐国威,期望我大唐能下嫁公主,以促成两国邦交友谊,立恒,你是如何看待的?”

        “区区蛮夷小国,也敢觊觎大唐皇族公主!”

        苏毅很是不屑,汉唐两朝的和亲之策,他很是看不起,明明实力至上,还要给那些外族好处和妹纸,结果养了一群白眼狼。

        “难道朝中就没人反对和亲么?”

        李二很是疑惑,问道:“朝中除长孙无忌,房相,杜相,大将军李靖,还有瓦岗一派将领持反对意见外,其余众人都说和亲利大于弊,可促进两国邦交友谊和宣扬国威。”

        “呵呵。”

        苏毅冷冷一笑,摇摇头,说道:“凡是发表这种误国误民之言论的官员,应该依法处理,严重者杀之!”

        房玄龄微微一惊,问道:“立恒,有何高见?为何要如此行事?”

        “和亲,从西汉至今,已有数百年,可其中又有五胡乱华之举,在我看来和亲之策,乃弱国之策,你们可知战国时,历经商鞅变法的秦国,对外族可有和亲之举?”

        李世民,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都是通晓经史,自然知道战国时,历经变法而强大的秦国完全没有和亲之举,和亲乃是西汉高祖刘邦因为白登事件后的首创。

        苏毅摇摇头,看着三人沉思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