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种田致富3

第(1/2)页

其实群山村的人依靠种田为生,但近几年村里陆续有人搬去镇上了。村里留下来的也不愁吃喝,进山打猎这条路除非像江家外来户一般,穷到揭不开锅才会选择的办法。而打猎又是看运气和体力的,运气好逮住一些山鸡和野兔,运气不好命也就交代了,这里高山密林的,多有凶兽出没。这个时代医学并没有发展起来,受伤了除不是自家偏方就是看天命,老百姓都基本不会去请大夫,一个是因为贵,一个是请了也没用,因为大夫太少。

        江禾将竹筐子拖进厨房,还有下午摘的几斤重的伞杆子,眼看着穿来好几天了,嘴里没有油星儿,都淡出鸟儿来了。决心做一餐饭,先让家人饱肚一番再说。她将下水都整理起来,发现在桶里的还有一些白花花软泡泡的,一看居然是可以炼制猪油的肥膘,江禾将记忆捋了一遍,在原主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出现任何油,更多的是煮菜,加水蒸煮是最常见的,还有用火烤熟。调料也非常少用。不用想,时下炒菜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而原来她所处的时空,都是先有青铜器具出现后,这些工具全部都是先用在打仗和农具上,直到在北魏末年,贾思勰著写了《齐名要术》记载了炒菜的过程。

        江禾环顾厨房一圈,发现已有合适的器具,铁锅和刀具,和木桩案板这些,她暗自松口气:如果连铁器这些都没有,真后面路还是很难走的。

        她先将厨房里的柴火烧起来,因为不熟练,火势并没有管控得很好,好在她的第一步是将所有的猪油全部放下锅里,炼制出猪油和油渣。猪油用来平时烧饭炒菜。而油渣今晚用来做炒菜用。

        江禾起先在厨房里的动作并没有引来院子里的江家人,他们对于江禾的行为已经习惯了。原主从小就喜欢在肚子饿的时候跑厨房水喝填饱肚子,江家人也是这个习惯。只当她在厨房烧水。

        只是当猪油熬制出来的香味飘到院子的时候,江家人不淡定了。晚食只喝了一碗汤粥确实难以饱肚,此时热油和油渣混合碰撞出来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不知不觉,他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一家人跑到厨房才发现,好家伙儿,江禾在把肥膘做成了一种看起来金黄酥脆的东西,而习惯了吃油渣的江禾,注意到身后三个人后,赶紧将面前装油渣陶碗递过去:“阿耶、阿娘、阿姐,尝一尝,我上次看别人这么做我就也试了一下,好吃得紧呢!”

        江海是完全相信江禾说的话的,在卢香田和江柳还犹豫的时候,接过陶碗,用手拿了一块儿油渣放进嘴里。咀嚼油渣时,脂肪饱和的焦香酥脆口感炸开了味蕾,使得江海又赶紧拿了几个放进嘴里,好吃到完全不想停下来!江柳和卢香田诧异非常,也犹豫的尝了一下,一瞬间也和江海同样的反应,对于江家人来讲,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口感香脆,焦香四溢。不到一会而就把陶碗里的油渣吃完了。

        江禾见家人这么快就接受了,拿过陶碗,将铁锅里漂浮的油渣捞上来,边笑着说:“其实我也是突发奇想,山猪肉可以吃,那这白花花的肥膘肯定也是可以的,与其扔掉,不如试试,万一呢。没想到味道如此的好,阿耶,我想着如果可以,明天去集市上卖可猪肉的时候以带上我么?我也想试一试能不能做些小生意,帮衬下家里。”虽然她现在只有七岁,但这时候外面讨生活的人,可是不分年龄的。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些小孩子去镇上帮佣,能赚些钱补贴家里。说到底,还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江海看着江禾身量小小,站在那里只比灶台高不到一个头,心下更是愧疚难安,到底是他没有照顾好娘仨,让最小的孩子也跟着操心家里的生计。叹了一口气,看江柳大了却还是瘦弱的样子,又看自己的老妮儿(妻子),跟着他也没有过过好日子,面黄肌瘦。

        “行,明天阿耶把你带上”一家人一起总能有个奔头,说罢出了厨房继续处理猎物去了。江柳和卢香田也紧随其后。

        于是在江家人在院子里忙活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总是能被厨房里飘来的菜香引走注意力。江禾做了一道蒜苗炒猪血和一道油渣炒蘑菇,烧了一道蘑菇青菜汤。常年在外漂泊的她厨艺不错,也还好江家厨房里还有盐和青菜,没有米,就把每道菜的份量做足,将近两斤的猪血和几斤蘑菇这次全部做完了。油渣只放了一半。

        虽然食材简单,但因为有油渣的香味,江家人吃了个饱肚。饭后难得打了个饱嗝。

        今日收获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