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指亲

第(1/2)页

皇后曹氏,将门出身。

        其祖父曹彬乃本朝开国大将,受封鲁王。真宗曾言:国朝将相家能以声名自立,不坠门阀,唯昉与曹彬家尔,可见曹家在本朝的地位。

        而魏国夫人作为曹家的儿媳,圣人的母亲,也算是本朝最显贵的诰命夫人。

        进了坤宁殿,殿里的黄门和宫女通传消息、煎水点茶,一丝也不敢懈怠。

        便是朝烟朝云这里,宫人们也殷切地端上茶水点心。这两姐妹都是皇后的表妹,也是常常坐到坤宁殿来的,厨房的小宫娥最知道她俩的胃口,给朝烟上了清甜的花饼和樱桃煎,上给朝云的却是口味重些的鹿肉脯和石肚羹。

        只不过今日朝云的心思全不在吃上面。因皇后出身武家,她从曹家带入宫的宫娥之中有会耍软剑的,很讨朝云喜欢。她每每到了坤宁殿,总要找宫娥去游嬉。

        曹皇后也知道,便吩咐人把朝云带去玩耍了。

        殿里剩了曹皇后、魏国夫人和李朝烟三个,边上伺候的人都静悄悄地站着。

        朝烟把盘子上的糕饼填进嘴里,笑眯眯地看向上位坐着的表姐。

        表姐比她大了七八岁,明明是同一辈的,朝烟总觉得她像个长辈,总是用慈爱的眼光看自己。而且表姐毕竟是坤宁殿里的皇后娘娘,说话做事定然比她稳重不少。寻常人家的小娘子进宫,若是要拜见皇后,常有头都不敢抬起来的,觉得皇后娘娘不怒自威,大有威仪。

        她抬头看表姐,察觉表姐也在看她。表姊妹两个相视笑了笑。

        “二娘,这樱桃煎是我亲手做的,想着你要进宫来,特地备着的。味道怎么样?”表姐问她。

        朝烟笑道:“表姐的手艺,二娘一向佩服的。可惜表姐这是独门手艺,不肯教我。”

        “教你,你也学不会。”皇后表姐笑着喝了口茶,“之前教你点茶,教你做枣圈,你可曾学好过?可不是我吝啬独门手艺,是你这小娘子野,心思不在这上头。”

        “表姐偏心,还说我心野,明明云儿心才野,进了坤宁殿都想着要寻人去玩耍。”

        “你们两个都是野的。你是腿野心不野,三娘是心野腿不野。”

        皇后给朝烟朝云的评价逗乐了殿里的人,几人都笑。

        吃点心吃茶了一会儿,三人讲了许久闲话,皇后才开始讲正事。

        不过这正事却是从一件往事说起。这往事,还是这些年汴京城人人都知的官家旧闻。

        皇后说起,官家的生母李宸妃李娘娘薨于明道元年。其薨逝前,官家一直不晓得自己的生母是谁,将章献太后刘娥当作生身母亲,不曾为李宸妃尽过孝心。官家大有要报偿李宸妃的心思。

        而李宸妃的嫡亲弟弟李用和的嫡子李璋,字公明,便是李宸妃的侄子,也就是官家的表弟,快到了婚配年纪,不过尚未定亲。

        魏国夫人闻言,差不多已明白自己女儿说这些话的目的了。将手里的茶盏放下,她问道:“将到婚配年纪?是几年生人?”

        “天禧五年生人,比二娘大两三岁。”

        朝烟默默听着,心想:表姐叫我入宫来,怎么讲起了官家的表弟?

        她吃着自己的花饼,听魏国夫人与表姐讲话。

        皇后又言:“其人入宫之时,我也曾见过。身高八尺,身得魁壮,性子也沉稳。听说还是个武功好的。”

        魏国夫人便看了朝烟一眼:“二娘,此人你见过不曾?”

        朝烟摇头:“不记得见过他。”

        皇后却说:“二娘不记得他,他可说在去岁清明,在凝祥池是见过二娘一面的。说那日二娘身着黄衣,同他也说过几句话。”

        朝烟还是摇摇头:“许是我忘了。”

        有这么个人吗?清明节的凝祥池,官眷与百姓一道都涌到凝祥池那里,她根本记不得自己在那里曾见过谁,同谁说过话。

        “二娘年纪还小,记不住人也是有的。”魏国夫人笑了,又问皇后道,“女儿,是官家要你同二娘说起李璋吗?”

        朝烟心里又在奇怪了:表姐说这李璋,怎么又说起管家又说起我,这人与我有什么瓜葛不成?

        倒是皇后直说起来:“也不和母亲、二娘隐瞒了。二娘兴许还不知道,官家前几日失了长子,正是悲痛之中。不知是哪个与官家说起,讲道皇长子一日而夭,许是李娘娘欲享儿孙之福,才早早将长孙带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