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春牛

第(1/2)页

姜五娘依偎在李莫惜怀里。

        李莫惜摸着她的头发:“今日跟烟儿去看了什么?”

        姜五娘懒懒地说:“看了相扑,看了百戏,反正看了很多。”

        “好玩么?”

        “好玩。只是碰到皇城司的人了。”

        “皇城司?”李莫惜的手停了下来,轻声问:“是你先前的同僚?”

        “不是。那人虽也是探事司的,但他进皇城司的时候,我该已经在那阉人手里了。今日见着那个人,定以为我只是一寻常小娘子罢了,没认出我。”姜五娘声音冷冷,但伸手把李莫惜抱紧,“不过认出来就认出来吧。”

        李莫惜也同样抱紧她,用下巴蹭蹭她的发顶,再将脸贴在她头上,感受温香软玉在怀的暖意。这样无言许久,他忽然说:“我今日与王氏说了,她留在汴京,不用跟我去上任了。她已经答应了。”

        姜五娘忽然从他怀里坐起来,转头瞪他:“你留她在汴京,那我怎么办?你让我天天在她身边,我是妾,她是妻,你不怕她欺负我啊!”

        李莫惜把她拉回来:“她虽然粗笨,但本性良善,耳根子亦软。只要你不去招惹她,她不会欺负你的。我留她在京城,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什么考量?”

        “啧…你想,朝烟今年已经十五了,过了生辰也就及了笈,不用几年,也就要成亲了。朝云又不会打点家务,我们偌大家业之中的庶务,总该有个人管。我看父亲是无心再娶了,不留王氏,难道要父亲亲自管庶务吗?”

        “哦!这是要紧事呢。”

        “我已经同她说过了,在汴京城,她想回娘家就回去,反正就过个桥的路,叫她平日不要老是管你,不要做欺负妾室的恶妇。该同她讲的,我都讲过了,你放心。”

        “但是,你去了那里,谁照顾你呢?”

        “我把笔儿、纸儿带上,她两个会照顾我的。”

        “哼。”姜五娘把他压到身下,“带笔、纸就算了,去了那烟花三月的江南,可不准去妓馆。我可是在皇城司待过年头的人,你曾去过哪些地方,我用鼻头都闻得出来。要是你敢去妓馆,或是又收了什么人入房,看我回来不叫人打断你的骨头。”

        “打断哪根骨头?”李莫惜坏坏地笑,又翻身把她压住,“你若是谋杀亲夫,小心我去敲登闻鼓。哪怕你是什么皇城司、探事司安插到我家的察子,我也统统把你告到御前去。”

        一夜温存之后,李莫惜早早起身,动身去奉化了。

        相比来时的大车小车,走时,他只有简单的一个行囊,和毋意毋固毋我三个小厮骑快马向南而去,两个女使则慢悠悠在家里收拾东西,隔两三日再从水路走。

        李莫惜其实本想初七后启程的,因初七日京城打了大雷,官民百姓都觉得这不是祥兆,找了个道士问问,说要往南去的话,得过了十五再走,这才留到了今日。他拜别了父亲,从侧门悄声地走了,并不告诉妻子和两个妹妹,生怕看见她们的眼泪。

        这一别,再回来时,或许两个妹妹都已经成了亲。想想年岁真是过得太快,年少荒唐时,一场醉酒就在妓馆躺上三天。三天又三天,一年又一年。后遇见了姜五娘,决心发奋考个功名出来。中榜、得官,走马上任,一来二去十几年,匆匆而过。汴京风流已成了往事,骑着马慢悠悠等着城门大开,再拍马而去。

        想起当年,青楼妓馆的行首们最爱唱的就是柳永。莺莺燕燕们绕于身前,浅唱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靡靡之音荡于耳际,那番“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愁肠也在他心里百转千回。无人长亭送他,因最该送他那人,身上带着“不能踏出东京一步”的枷锁。

        待他回来,一定待他回来。

        朝烟醒来时,孟婆婆端来水盆要给她擦脸,告诉她:“大哥儿已经走了。”

        朝烟瞪大了眼:“走了?什么时候走的?怎么不来告诉我一声!”

        说着,就有眼泪从眼眶里掉下来,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哭了,低头看见眼泪啪啪掉在水盆里,孟婆婆赶紧叫秦桑再换盆水来。

        “大哥儿便是怕姐儿哭,才不来同姐儿说的。罗江说,天还不亮,哥儿就出去了。”

        秦桑端着新水过来了,一边走一边说:“我刚才碰到金钗了。金钗说,晴明阁里也在哭呢,说哥儿走得急。”

        “晴明阁?”朝烟用手指揩去眼下的泪,有点惊讶,“我都不知道,五娘竟然也会哭。我没见过她哭呢。”

        “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