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出城

第(1/2)页

最热的日子过去了,进了九月,天气便愈来愈凉。

        王娘子与娘家走动,一盆盆往李家搬来新菊。送到朝烟这里来,笑道:“二娘快看,这是洛阳来的菊花。这朵又大又黄又圆,多么好看!”

        朝烟自然感谢嫂嫂的赠花,但其实这洛阳菊对她而言也不怎么稀罕。王娘子的花都从她嫡亲妹妹那里来,然王娘子妹夫是洛阳大商,他家有的,许衷自然也有。早两三日,许衷便假托了名义,给朝烟搬来了许多。

        九月赏菊,素来是文人雅事。王娘子没读过什么书,也识不得菊花的品目。她只道花“又大又黄又圆”,朝烟却能一眼认出来:“嫂嫂,这株叫做‘金铃菊’。”

        “喔唷!”王娘子拨拨菊花的花瓣,“这菊花都还各有各的名字?那这粉红色的呢?”

        “这叫做‘桃花菊’。”

        “桃花菊?哈哈!桃花便是桃花,菊花就是菊花,竟然还有桃花菊,听起来倒漂亮,可谁的儿子都不是!”

        朝烟撇撇嘴,心里想:这么美的名字,怎的嫂嫂说出来,就变得这么市侩俗气了?

        好在王娘子送花之心恳切,送来的都也是好花,朝烟心中终究还是感念她的。给她一一讲了菊花的名字,又邀她重阳之日去梁王城登高。

        王娘子本是答应的,可一听到梁王城去,是去赴魏国夫人的雅集的,又露了怯:“魏国夫人的宴会,我…也能去么?”

        “自然可以。嫂嫂是我兄长正妻,也是我家宗妇,如何去不得?”

        “那魏国夫人她们,雅集之时,多做些什么?会吟诗填词么?”

        如果要填词,王娘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去呢!她胸腹里头的诗词歌赋,两只手也数得过来了。要她填词,顶多填一个“一朵大花两棵树”。

        朝烟鼓励她:“嫂嫂不必担心。姨母是最最和善的人!你回京之后,也并未见过姨母。这回陪我一同去了,也当拜见她老人家了。她是我的姨母,也是你的姨母呀!”

        朝烟与李莫惜一母同胞,魏国夫人疼爱朝烟朝云,也慈爱李莫惜。对于李莫惜的妻子,魏国夫人哪里会亏待。

        只她还是没说要不要填词,王娘子还是犹豫:“要不还是不去了。等雅集过后,我再上门去拜会?”

        “嫂嫂,你就当陪我了!”

        朝烟从来不和王娘子亲近,平日也不怎么走动。今日忽然撒娇,使得王娘子以为自己送的菊花讨得了这小姑子的巧。

        李莫惜有多珍视这两个妹妹,她是知道的。

        讨了朝烟的巧,便也是讨了李莫惜的巧。王娘子垂思片刻,答应下来:“好吧,我陪你一同去。朝云去么?”

        朝烟笑了:“我一会儿去问问她。”

        山光阁,朝云还不曾下学回来。

        朝烟在她书房里坐了一会儿,喝了两盏茶水,等不到她,便随意在书架里抽书看看。

        没想到一抽就是一本话本子,里头还带着图画。朝烟颇为吃惊,因她知道,朝云的话本多放在她自己的床底,怎的书房里也有一本?

        随手翻开,是一本大侠传。

        中间夹着一片树叶,大抵是朝云看到了这里。仔细看看,发觉这话本写的是李广的故事。叶子夹处,恰好是李广射石之处。书的边角又有朝云的笔迹,写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的诗,漂亮极了。

        再往前翻一页,瞧见书页上有朝云随笔画着的一把大弓。只是朝烟也只是看过摸过真弓,却不曾上手用过,画出来的弓也只是画出了个形,样式并不精准。若真有匠人照着这图做弓,也未必就能拉得开。

        这样想着,听见外头有点动静。

        “这许多菊花是哪里来的?”是朝云在问。

        而雁飞答道:“是二娘子送过来的。二娘子也来了,在姐儿书房里等了一会儿了。”

        “哦。我花开后百花杀,这花不错。”

        她说着,便推门进来。

        朝烟刚把手上的话本子放回书架上,笑:“总算吟了首还算贴切的诗。我花开后百花杀,吟的是菊了。不像去年问你,看着菊花,开口却说‘去年今日此门中’,把姨母笑得呢!”

        朝云从实道来:“今日范教授教了许多咏菊花的诗词,我听着,一首首都酸溜溜的,不见豪气。只有黄巢这首听着不错,先是我花开后百花杀,又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颇有豪迈之意。之前就读过,今日再学,就记得了。”

        “好,好。记得就好,重阳日我们去梁王城赴姨母的宴,姨母肯定要你背重阳诗,就背这首吧,省得又惹别人笑了。”

        朝云努嘴:“我不大想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